2018-06-07 网络文摘 龙景园 点击量:
【摘要】与大多数欧洲城市相比,德国的城镇体系属于均衡发展的典范。地区的高度自治、联邦体制以及强有力的州政府使德国在两千多年的城市发展历程中,逐渐形成了大中小城市遍布全国的空间形态。这些城市都具有相似的生活质量、便捷的交通和便利的服务。基于对中小城镇的概括定义,本文将首先简要介绍城市均衡发展的历史渊源及小城镇在德国的重要作用,并举例分析一些进行中的都市化过程,随后将选取纽伦堡城市区域作为中小城镇的成功案例重点介绍,最后简要说明支持城镇发展的联邦政策规划。
1 德国中小城镇的定义
同很多其他国家一样,中小城镇在德国并无明确的定义。一般来讲,小型城镇的人口在1万~2.5万之间,中型城市界乎2.5万~10万之间,而大型城市的人口则普遍超出10万。2010年,全德8100万的人口中有67%生活在城市(中国相应的数字为51%),但仅有四座城市可称为百万人口城市,它们分别是柏林、汉堡、慕尼黑和科隆。其后是一些拥有50万以上人口的重要经济城市,如法兰克福、斯图加特、杜塞尔多夫、莱比锡、埃森和多特蒙德。除此之外,有66座城市的人口在10万~50万之间,418座中型城市(人口数量2.5万~10万)以及682座小城镇(人口数量1万~2.5万)(图1)。
图1 德国城市体系
尽管南与北、东与西的区域之间仍旧存在差距,但无论从家庭收入,还是就业以及享受公共和私人基础设施的角度来讲,在所有的城市人们都能享受到高质量的生活。宜居度在大中城市和小城镇不分伯仲。诚然,中小城镇在职业选择、住房、购物以及娱乐设施方面不及大城市,但在房价、环境质量、自然和休闲设施的便利程度方面却有过之而无不及。
2 德国均衡城市发展的演变
德国的均衡城市体系主要受路径依赖的因素影响,其中悠久的人居历史扮演了重要角色。许多德国城市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从早期罗马帝国的军事驻地(如科隆和雷根斯堡),到封建时期的城堡和王宫(如海德堡、曼海姆、什未林和德累斯顿),到汉萨同盟的自由市(如汉堡、不莱梅和吕贝克),或者仅仅是乡村或商业聚居地,发展至今。这样的城市遍及全国。它们的发展历经了漫长的岁月,集合了市民、当地政府、教会,以及封建地主的共同努力。
中世纪时期的早期自由市营销运动推动了第一波从乡村到城市的移民浪潮。在“城市空气带来自由”(Stadtluft macht frei)口号的带动下,大量的农村人口为了获得更大的安全感,从乡村来到城市,进入封建税收以及征兵的范围内。在此期间,一些自由市(如南部的奥古斯堡、纽伦堡、雷根斯堡,以及北部的汉堡、不莱梅和吕贝克)逐渐成为德国区域和政治上强有力的组成部分。手工业、贸易和银行业成为这些城市重要的经济支柱。在奥古斯堡和纽伦堡,一些贸易和银行业的佼佼者将其事业延伸至欧洲各地甚至欧洲以外,使这两个早期名副其实的全球城市跻身当时欧洲最具影响力的城市之列。18世纪后期,一部分贵族为了展示他们的财富和权力而大兴土木,不仅履行了他们对自己的领地和人民应有的承诺,也促进了一些城市的迅速发展,如杜塞尔多夫、卡尔斯鲁厄(由建筑和城市规划师魏因布来纳于1797年规划)以及曼海姆(1800年规划建造)。
在历史的长河中,德国是一个相对年轻的国家。1870年时,欧洲中部的各个日耳曼王国和公国才决定成立民族国家,并保证在统一的同时不丧失区域主权。这些王国和公国均各自拥有作为重要政治文化中心的首都。19世纪末期以后,它们还兼具工业化城市中心的职能。在19、20世纪的工业化期间,工业城镇加入了德国的城市体系,成为新的城市类型,如杜伊斯堡、伍珀塔尔、奥博豪森、埃森。它们主要分布于莱茵和鲁尔河沿线,且拥有丰富的煤矿和铁矿资源。矿产主要用于铸造钢铁,进而投入到快速发展的铁路系统以及战争装备的使用中。工业化的过程也吸引了大量移民涌入新兴的工业城市。
二战后,盟军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西德),权力得以重新下放至联邦州。分散的权力进一步加强了均衡的城市体系。1989年两德统一后,前东德的四个省成为新的联邦州,而东、西柏林合并后成为了与汉堡、不莱梅一样的“州城市”(Stadtstaat)。在统一一年后的德国议会选举中,柏林被重新确立为德国的首都,而原西德首都波恩仍保留了其一部分政治职能,一些联邦的政府部门以及公共机构的办公地点仍在那里。
均衡的城市体系不仅仅根植于德国的领土历史中,也深受福利国家制度的影响。福利国家制度遵循联邦宪法条例,要求全国各地提供均等的生活水平。半个多世纪以来,德国在实践空间规划的过程中始终遵守这个原则。地方政府的权利也是德国形成相对均衡的城市体系的重要因素。联邦宪法以及规范化的税收重新分配体系也保障了城市和城镇自主管理的能力,并协调了不同城市的发展。
3 中型城市和小型城镇对于空间发展的功能作用
中型城市和小型城镇对于空间发展至关重要,它们的作用分别是:
供给及稳固:维持区域的经济、社会、文化中心,包括为当地家庭及企业提供产品和服务的保障。中心地理论在某种程度上反应了这一功能(见本文相关章节);
促进发展:中型城市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发动机”;疏导:区域内多种职能(如住房、工业、物流、知识产业综合体)由核心城市疏导至周边地区;
边界、门户及交流功能:德国坐落于欧洲的中心,毗邻10个国家,且有许多具备跨境功能和关系的边境城市。因此,这些位于欧洲内部的城市也具备作为门户中心以及文化交流和学习的功能。
虽然每座城市通常会有一个主导功能,但随着发展规模的扩大,上述各个功能与主导功能逐渐相互融合。如基森、图宾根、马尔堡这一类的大学城,以及路德维希港、沃尔夫斯堡这一类的企业城,对于周边的乡村来讲,通常也具有中心城的服务功能。中小城镇常常是曾经半城市化时期乡村区域的中心城。与大城市毗邻的它们如今成为大都市的居住区,并承接由中心城市迁出的服务业。中小城镇的实际地理位置——位于大都市圈的内部、边缘或外围——也决定了它们在空间发展过程中的意义。但即使是处于类似地理位置的城镇,在微观区位优势、当地特色和文化传统、临近的国界、以及政治管理等方面仍旧存在区别。
此外,还有两个方面解释了这些中小城镇虽然人口不到2万,却仍不失其重要作用的原因。
首先,由联邦州政府主导的区域空间规划(Landesplanung)建基于中心地理论。州级发展规划需制定中心城的级别,并分配给每个级别固定的公共服务。在一些联邦州,如北莱茵—西法伦州的发展规划中,中心城被分为十个等级。完善中心相应的属性是地方公共管理机构职责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保证了地方政府在发展和运营公共服务中,如学校、医院、警察局、或邮政局,能够得到相应的支持。
第二,所有中小城镇的地方政府管理机构都雇有专业城市设计师。他们负责指导当地的土地发展,颁发建筑许可,调解相关的法律纠纷,为当地发展寻求公众支持,参与区域规划战略,与市民沟通并了解其需要。
中小城镇的区位优势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对于世界成功企业来讲,它们拥有合格的人才、悠久的手工艺传统以及较高的服务水平;另一方面为了吸引人才,这些城镇也能够提供薪水不错的岗位以及高品质的公共及私人配套服务。可见,它们不仅肩负着供给和疏导职责,对区域发展也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在全球化经济的时代,中小城镇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引擎,也是区域或次区域潜在的增长极。是否能推动并保持增长、鼓励并支持参与者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区域的潜力、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体制的互动和政治环境。另外,中小城镇通常也是一些个体经营的家庭传统型中小企业的所在地。不同的企业特点使这些企业各自活跃于地方、区域或全球市场。企业所在的城镇形成集聚,而越来越多的中小城镇成为区域集聚中的一员,并在全球化市场中凭借城市网络的聚集效应增强自身竞争力。
Copyright © 2012-2032 bjljy.net 北京龙景园旅游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 130317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