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经济和社会发展,传统村落甚至更广泛意义上的农村的凋敝没落是一个普遍趋势,由于生产技术提高解放了大量农村劳动力,城市化、工业化集聚吸收加速了农村人口大量外流;加之交通、通讯、物流发展,传统乡土社会的封闭性被打破,生产生活的内容和需求更加复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20多年来,尽管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还存在不少的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忽略或者“稀释”了乡村民俗这一重要的旅游资源。乡村旅游的核心在民俗文化,民俗旅游的深入发展,可以更好地加深城乡居民之间情感和文化的交流,加强城乡互动,这一方面
我国的乡村规划工作正面临着巨大的需求和挑战,现有的理论与方法难以适应乡村发展的需求,如何按照村庄的实际情况,探索有针对性的村庄规划理念和方法,是当代规划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全国各地的村庄在经济水平、历史文化、区位特征、资源条件、以及规模
中国的历史总有一些规律性,也如老子所说"孔德之容,惟道是从"。后30年的中国与今天的中国一定有极大的差异性,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预言,会发生那些变化?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 加强规划引导,研究制定促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的用地、财政、金融等扶持政策,加大配套公共设施建设支持力度,加强从业人员培训,强化体验活动创意、农事景观设计、乡土文化开发,提升服务
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是我国土地管理的一项最基本规定,也是有效保障乡村旅游用地的一种方法。第一,通过合理开发荒地、荒坡、荒滩、垃圾场、废弃矿山、边远海岛和石漠化土地,利用好废弃地和未利用地。第二,注重存量旅游项目的盘活,充分利用每一寸旅游用地。第
村庄规划用地标准在城乡统筹、保障民生、集约节约利用土地资源及农村土地政策改革等背景下应运而生,是乡村规划建设发展的重要基础。
本文就乡村地区的发展和规划,试图从规划法规与政策、土地综合整治、乡村保护与发展、公众参与等四个方面,介绍国际上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的做法并总结经验,从而为我国的乡村地区发展和规划提供借鉴与参考对象。
Copyright © 2012-2032 bjljy.net 北京龙景园旅游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 130317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