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龙景园旅游规划>乡村休闲旅游中心>乡村旅游研究>正文

如何让不断“空心化”的乡村重新焕发新的活力(2)

2018-06-02 龙景园网 罗家德 点击量:



保留下“活的文化”
哪些乡村最迫切需要进行社区营造呢?
乡村社区营造首先要解决的是经济问题。罗家德认为,中国有两个地方最应该优先发展乡村社区营造:一个是长三角,一个是珠三角。这两个地方的城市都已高度开发,经济不成问题,城市人的追求就可以从仓廪实到知礼节—追求精神生活,附近的乡村刚好成为都市的涵养基地可以得到发展。
其次,在乡村做自组织改造时,如何发展出自治理机制是关键,公平、公开非常重要。关系是一个好东西,但不是那种走后门、搞特权的关系,而是民间自组织的关系,可以发展出社群伦理,找到相互监督的机制,再有法律的制约,才改变了“人没有底线、只追求经济利益”的状态。就像前面提到的青蛙村,如果大家不守规矩,那只会出现过度开发竭泽而渔的状态。除了民间行业协会内部伦理相互监督,还有消费者自组织出各类消费者联盟监督,最后是政府对行业的监管,三重关卡一起努力才能解决食安问题。

从自组织角度来看,如何建立平衡的治理模式?
村民自组织起来,政府提供一定经费,给予一定引导,公益组织提供专业知识帮扶,这种“社区营造”被称之为自组织治理,管理学界叫网络,社会学界叫社区。称之为自组织的原因是借用物理学家自组织的概念,是一个系统从无序自己演化成有序的过程。
如果是企业内的管理,有三种治理机制发挥作用,一是层级,就是命令规章流程为主的官僚系统,一是市场,就是引入市场机制到内部交易系统中,我们可以用内部价格相互交易,或在内部中间有好多不同竞争机制。一是自组织,就是在企业中鼓励员工自组织出自我导向团队或内部创业团队,这正是今天特别热门的“平台管理”、“生态系统管理”,管的是很多自主经营体。一个企业内,其实都会使用这三种不同的治理模式,要是把它变成了社会管理的话,就是市场、社会,核心就是社会自组织团体,这时候层级治理主体是政府—由上而下用权力控管的就是政府。我们现在最常见的一个现象,就是市场搞坏了,然后再政府控管。控管不好,又放给市场,一直没让社会发挥它应有的功能。
现在不少地方喜欢搞大拆大建,把原来的房子拆了,土地征了,这个叫做文化园区,那个叫产业园区,民怨很多。如果在规划前,有了好的社区营造,跟当地社区居民有了很好的沟通,建筑师和当地居民一起下去设计,结果会完全不一样。社区营造就是要把政府的想法和居民的想法进行一定沟通,然后体现在规划里。这就是文化创意,保留了居民,才保留了活的文化。靠社区营造,把我们的传统也保留下来。

文化没法山寨
成功的乡村自组织经验,对其他农村的社区营造有什么借鉴意义?
我们有些农村的问题在于:面对文化资源,政府或企业会将它们圈起一个游乐园,收门票,开酒店,自己的村子却被卖掉。不出几年,本来淳朴的村民就会转变为或到村口拉客收费照相,或成为小商小贩开小饭店、小旅馆。这样你还如何看到乡村文化?遗留的只有和城市一样的人情缺失和商业化。一个地方的文化就这样被赶尽杀绝,在标榜文化创意产业的今日,我们正剿杀着文化多元性的基因。
国内惠州有个社区“拷贝”了一个奥地利小镇,外国人完全不能理解为什么拥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国会山寨别人的文化。我们可以山寨街景,但无法山寨文化。小镇所拥有的特殊气质,每家人家的不同故事,都无法被山寨。
村民和商人是不同的,商人会把一切做成假的,村民则给你看最深入骨髓的东西,告诉你这与他们村庄过去、未来的联系。只有站在这个角度思考,我们才能看到不一样的东西。如果以社区营造的角度把社会这个维度加进去,政府与商业就不再成为主导角色,而是引导与汇接功能,社会应用自有的组织抵御商业对本地固有生活的侵蚀。

村民的自组织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在桃米村的案例中,自组织的困难是:被重新赋予意义的沼泽,钱又来自哪?一是来自自组织协会,村民非常团结,搞民宿外,还请大厨来教当地人把当地菜做到很精致。15%的民宿、10%的饭菜收入要交给协会。大家联合合作,还能将协会经费用于养老福利设施。换而言之,如何让自组织有共同意识,这是社区营造的最大难点。
中国的社区营造应从哪开始?城市还是乡村,东部还是西部?有返乡的愿望的年轻人该怎么做?
现在谈到回乡返乡,似乎有一种非常“高大上”的情调。而在罗家德看来,不用那么有情怀地说返回自己的故乡,也不用那么有情怀地说一定是下到乡村,甚至下到边远山村。很重要的一点是,你能不能从自己身处的社区做起。如果你连自己的社区都不想去,那还能说自己有情怀?
可以问问自己你平时关心过你自己的社区吗?不限城市,不限乡村,每个人都可以从自己的社区入手。在城市社区,你住的地方就是社区营造开始的地方。工业化、城市化的背景下,人情味变得淡薄了,远比不上过去乡村中的人情味,但在大都市里,一定也可以培育出那样的情感。
...
扫描二维码,关注龙景园
公司地址:北京朝阳区媒体村天畅园4号楼
24小时电话:15901324468; 010-64528976
邮箱:bjljy_2012@126.com; bjljy_2012@sina.com
本网站部分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本文的文字及图片)来源自网络,一切相关著作权利归属于原作者所有,如有异议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

相关主题

免责条款

Copyright © 2012-2032 bjljy.net 北京龙景园旅游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 130317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