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龙景园旅游规划>文化创意研究中心>古城古镇古街>正文

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探讨(2)

2018-06-05 网络文摘 龙景园 点击量:



(三)更新背景
文殊院历史街区地处成都老城区中心地带,人口密度高,建筑的使用负荷过大,很多传统木结构建筑容易损毁。历史上曾经是一户一院,后来很多变成多户合住,产权复杂,加之居民的生活水平低下而无力维修。伴随着城市化的逐步深入,人口逐渐增多,随意扩建和改建的现象屡见不鲜。这些都加剧了街区的衰落。
文殊院片区的市政设施水平较低,生活配套设施不完善,使得居住环境恶劣。很多房屋内部没有卫生间,厨房缺少有效的排烟设施,室外排水排污不畅。搭建的建筑让很多过道狭窄,消防车根本无法进入,一旦失火,大片木结构房屋将会“火烧连营”。当地道路结构由传统的街坊系统演变而来,路面狭窄,缺少有效的停车设施,现代机动车辆增多以后,造成交通更加拥挤混杂。
文殊院片区住房分属不同单位和个人,用地切割琐碎,缺乏统一的规划、保护和更新,长期无序发展。一些大院占据地块中心位置,留下一些边角地带,空间有限,既不能开发建设,又没有进行景观绿化。这种无序的状态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社区原有的组织结构,特别是在商业改造较多的街巷,可供人们停留、活动的街巷空间越来越少。[3]

(四)保护更新状况
根据《成都市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文殊院片区被定位为“宗教及民居文化保护区”予以保护,并按照“就地保护,统一规划”的标准复兴“老成都”心中的文殊院历史街区。
2002年,文殊坊历史街区开始更新改造。这一新的街区被命名为“文殊坊”。文殊坊以禅文化、民俗文化为主题,以川西街院建筑为载体,提出打造以文化休闲旅游为主的城市游憩功能区,并与城市商务功能和城市居住功能区相融合,并充分体现老成都人文历史精髓。
文殊坊与文殊院仅一墙之隔,规划保护总用地面积403亩,项目分两期开发。其中一期净用地112.4亩,二期净用地102亩。经过4年的改造,已完成一期工程,包含成都会馆和成都庙街两大部分,共3万余平方米。成都会馆以高端商务会所为物业功能,成都庙街与成都会馆一街之隔,共同形成了近400亩的川西建筑风情群落,再现了走大街、穿小巷、跨门道、进院落、上堂屋、入居室的生活情趣。
文殊坊的保护与开发采用的是改造与重建相结合的方式。一是尽量恢复“九街十庙”的传统格局。街道两边经营店面,既保留了过去成都传统沿街为市的特点,店面亦由单一的沿街经营发展至纵深院落。二是对院落进行了抢救性保护。在核心保护区,原地恢复和异地迁建共六座院落,占历史街区保护建筑面积三分之一以上。保护地段的建设控制区,全部采用仿传统风貌的建筑形式,与保护区建筑的风貌呼应协调。修复后的院落基本概括了老成都住宅的各种类型,形成院院相套、街巷相连的空间联系,被称为一座功能完备的“川西建筑博物馆”。

(五)现存主要问题
目前,文殊坊已初步形成集宗教、餐饮、休闲、购物、康体养生、艺术交流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复合型都市旅游商业文化区。但不管是与先行先试的锦里,还是与后起之秀的宽窄巷子相比,文殊坊的发展都显得有些不尽如人意。
1.周围干扰过大,与周边区域缺乏有效过渡。一走进文殊坊,抬头即可看到周围或新或旧、或美或丑的高楼大厦,两旁的多层现代民居虽然进行了仿古装饰,但整体上仍难统一协调。杂乱、粗陋的现代建筑背景对街区意象造成了很大的视觉干扰。
2.街道尺度过大。传统街巷系统是以人为尺度的步行系统,人们行走其间,具有亲和力和归属感。文殊坊的街道尺度较大,结果是丧失了传统街道热闹的商业氛围,给人以冷清之感,在聚集人气上产生负面影响。
3.交通设计不够合理。目前,文殊坊仅保留文殊院街一五岳宫街作为步行街,其余均为人车通行。游人行走在街上,欣赏并且体验成都的民俗文化的同时还要担心来来往往的车辆,这对文殊坊的景观是一个极大的破坏,不符合文化主题街区的发展需要。
4.缺少古建筑意蕴。文殊坊的建筑群落过于规整,清一色灰红二色,建筑层高大多有三到四层,建筑主体也偏大型,与过宽、平整的街道组合后,没能形成一个独特的仿古氛围。大量的庭院空间只存在于院落内,人们只有进入其中,才能感受到别样天地的惬意。个别建筑色调与街区的朴素基调并不统一,显得华丽。
5.业态与管理欠佳。目前,文殊坊以传统民俗文化旅游项目为主,包括民间工艺参观、体验,民俗演出欣赏、古玩品鉴收藏、饰品和工艺品销售,另有餐饮、茶馆、酒吧休闲等;此外还有一些与佛禅文化相关的经营活动,如宗教用品、禅茶艺术、素斋等。休闲娱乐业态体量不足,在留住消费者方面略逊一筹。此前,初期工作的仓促也为日后发展埋下难题。为了实现2006年10月1日正式开街的目标,管理方需在一个月内完成一期2万平方米商业面积的招商任务,只好将一片区域的大商铺剖小分割出租,结果大量商铺规模偏小,业态零碎分散,造成“留客难”。为了确保文殊坊“最成都”,管理方还推出优惠政策吸引民间艺人落户、打造文化气息浓厚的街区风貌、连续包装推出特色博物馆……这些原汁原味的民俗文化为文殊坊赚够了眼球,却没有带来期望中的经济效益。
6.文化特色不突出。从规划来看,文殊坊以佛禅文化和川西民俗文化为主题,但步入其中,却感觉不到都市禅林的气息。就现有的外在风貌来说,民俗文化是显性资源,因为它以整个文殊坊的建筑和再现的老成都生活样态为载体;而禅文化在文殊坊则属于隐性资源,因为它的真正载体在文殊院。因此,要将两种文化协调发展,绝不是靠几间经营与佛教有关的纪念品的商铺就能解决的。此外,川西民俗文化不是文殊坊独有,锦里和宽窄巷子同样也有,如果无节制地使用重复的主题符号,便造成了与其他主题街区特色重合的问题,对游客的吸引力自然也将大打折扣。[4]
7.丧失了历史文化街区社会生活的真实性。文殊院片区是一个商业和居住混合形态的街区,传统的街巷和院落生活真实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文化,并形成相对稳定的社会关系,成为历史街区保护的非物质基础。更新后的文殊坊虽然继承甚至强化了原街区的商业功能,但原住民的离开,造成原有生活方式的改变,使得历史街区独特而且浓厚的民俗民风得不到延续。

三、文殊坊后续开发建议
对传统文化的延续不仅仅是佛禅文化,还包括商业文化、休闲文化等,这些都是成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殊坊与文殊院的双璧情形,符合过去文殊院片区庙市共生的格局,今天的庙坊共生就是一种新的延续。如果能够在尊重历史文脉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保护和开发,这一片区能够焕发出更为动人的光彩。
1.完善基础设施。可在现有规模上重点打造人民中路一段,引入更多时尚元素,提升餐饮、购物档次,改变游客在文殊坊参观,在其他地方购物、吃饭、娱乐的现象。复原文殊院正门广场,对周边道路进行系统整治,包括地下水网改造,统一地面色彩、风格、规格等。
2.优化空间环境。营造历史街区体验氛围主要通过对传统街巷格局的梳理和对新老建筑风貌的整治来实现。街巷格局规划包括控制道路的尺度和交接方式、整合建筑与节点开放空间的关系等。街区内多设步行区域,便于人们欣赏坊内优美风景,更可进入各种主题院落,体验传统文化。在其区与普通街区相接之处设立相应类型的建筑元素,以免很多游客在还未对文殊坊进行全局欣赏的情况下容易走出街区。建筑风貌规划则应从建筑体量、比例、色彩、材质、构件等方面人手,提炼出传统元素与符号,对老建筑开展保护和修缮,对新建筑进行解构和重组。应尽量保持建筑的原真性,多造一些精品,达到雅俗共赏。在建筑形态上,可多一些体现宗教文化的建筑元素,院落文化应该更加丰富,以便更好地体现老成都的味道。
3.调整业态,优化产业结构。目前文殊坊区域内占绝大多数的产业形态仍以传统手工艺和博物馆为主。今后,可将休闲文化体量从20%提升到50%以上,民俗文化部分则进行规模缩减;对现有的博物馆、画廊等静态业态,要增强互动体验,激活商业氛围。重建戏院,让川戏的铿锵韵律重新回到青砖黑瓦之间。目前,文殊坊内有众多的古玩玉器类、民俗工艺品类、博物馆类等各种特色商业,已初步形成西南地区较具规模的收藏品市场。今后,需进一步引进特色主力商家,扩大规模,打出品牌。同时,对原有的小吃街、麻将与茶博览馆等进行产业提档升级,以适应游客的需求。
4.人文环境与生态环境互相交融。很多人都喜欢在寺庙的园林中静心小坐,暂时离开城市的喧嚣。文殊院呈现于人的便是最朴实的佛教文化氛围。未来的文殊坊,应该既能提供商业购物环境的需求,又能营造出宗教文化、民俗文化的氛围,同时还能满足市民休闲和公共交往的需要。可将历史文脉与绿色廊道相融合,把自然景观、历史地段、城市风貌及沿途景色联合起来开发成一个大型的公共产品。为体现“禅世界”的静谧之美,文殊坊一带可加大生态绿化面积,采用大树、古树、草坡等建造一条10—20米宽的生态隔离带。同时,增添平民休闲文化空间,这些应该是免费的,就像大树下的几张石桌、几个石凳,人们可以随意坐一坐,歇一歇。无论人们在工作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来到文殊坊,都能在这里找到一个自己的空间,找到一份轻松自如的感觉。
5.强化佛禅文化特色主题。追求身心的休憩,追求安宁祥和,是人类千百年来不变的心愿。繁华喧嚣的市井中,文殊院的绿云红墙、清静自然,带给人们以清宁祥和。今后的文殊坊,可适当多一些静谧的禅院客栈,体现佛禅意蕴的茶馆、书吧,绿色食馆,养生会馆,还有充满禅趣的各种用具、摆设、书画等,总之,要体现“禅就是生活,生活就是禅”这一意趣。
6.适当保留原住民。原住民是一种生活的延续,没有原住民的历史街区是不完整的,是缺乏文化传承的。一味将原住民赶出去是不可取的,当然全部留下也会造成历史街区的拥挤,要疏散一部分。在历史街区整治中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过度追求街区的土地价值和商业潜力,凭空改变功能,盲目提升业态,改居住区为酒吧餐饮,改一般商业街为精品街,迁离原来的居民和商户,完全改变街区的人文环境,丢掉了地方特色与文化传承。这样的街区再也不是人们心中的向往之地。
7.确立“整体保护、有机更新、政府主导、慎用市场”的方针,采用小规模、渐进式、院落单元修缮的有机更新方式,不要大拆大建。积极探索鼓励居民按保护规划实施自我保护更新的方式,建立历史建筑的长期修缮机制。

结语
关于历史街区的保护和更新,从中国各地实践来看,一些城市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另外许多城市则存在着不少问题。如,有的拆真建假;有的对所在城市的个性特色研究和保护不够,移植了其它地区和城市的建筑样式,丧失了本地的建筑特色;有的历史街区与周边环境缺乏联系和过渡,影响了景观的连续性和风格的统一性;有的极富价值的街巷、院落、建筑没有保留,历史格局遭到破坏,整个街区缺乏历史沉淀;等等。这些问题表明,部分城市在历史街区的更新中,只注重改造和发展,而保护的力度明显不足,背离了历史街区保护更新的初衷。
现在,我们必需解决好这样一个核心问题:如何让历史街区在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同时,保留遗产的精神实质,实现文化的有机演进,使城市文脉得以传承、延续,发挥其巨大价值。我们必须坚持,历史街区的规划要从历史遗产的本质出发,从遗产特性入手,按照保护与发展相统一、历史与现代相和谐的原则,通过文化特色的挖掘、业态的设置和空间环境的规划,结合各地特色,处理好保护与利用的关系,才能取得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2]王景慧.保护历史街区的政策和方法[J].前线,2001(12).
[3] 周遵奎.成都市文殊院历史文化街区更新后的调查与反思[D]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论文,2008.
[4] 周向频,唐静云.历史街区的商业开发模式及其规划方法研究——以成都锦里、文殊坊、宽窄巷子为例[J].城市规划学刊,2009(5).
 
...
扫描二维码,关注龙景园
公司地址:北京朝阳区媒体村天畅园4号楼
24小时电话:15901324468; 010-64528976
邮箱:bjljy_2012@126.com; bjljy_2012@sina.com
本网站部分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本文的文字及图片)来源自网络,一切相关著作权利归属于原作者所有,如有异议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

相关主题

免责条款

Copyright © 2012-2032 bjljy.net 北京龙景园旅游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 130317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