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总体规划>正文

从北京 798 艺术区的发展来看中国的城市规划

来源 北京龙景园 2018-06-01 龙景园

厂房之所以赢得艺术和文化创意产业的青睐,是因为工业建筑有别于日常生活空间的建筑和景观,因而可容纳各种非日常的活动,为艺术家的个性设计和创造提供非同寻常的体验;旧建筑是有历史和故事的,通过物质的元素,给空间带来一种非物质的氛围,并弥漫四周,创造出一种独特的场所感。这是新的建筑设计所不能带来的。——俞孔坚

798

走在人山人海的 798 艺术广场,看着路两边装饰奇异的画廊酒吧,钟情于风格独特的建筑,大家实在想不到这里曾经是一片废弃的厂房。 但在上世纪50 年代,这里的确还只是一片废弃的厂房。

798的成长……

在北京的东北角,有一个以上个世纪50年代建成的工厂命名的艺术区,这就是798艺术区。

2001年的秋天,一个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轻轻地推开吱呀的大门,他成为第一个利用其现有空间的艺术家。由于原有厂房的建筑特点,其高大的空间、自然的采光、原始的情趣,非常适合于艺术创作、加工,当然,更重要的是,当时的租金仅仅是一天几毛钱。一个人留在了这里,开始建造自己的艺术工作室。

2003年春天,“再造798”、“蓝天不设防”、“中德当代艺术展”,798完成了公众视野内的首秀。秀没有造成全民艺术的效果,但是进入了人大代表的眼球,那一年,有人呼吁,798别拆。

2006年冬天,几个艺术家在这里上演了血腥的一幕,都是80后的小年轻,却硬是和钩子过不去,那时候,有点癫狂。

现今798已经引起了国内外媒体和大众的广泛关注,并已成为了北京都市文化的新地标。

SOHO式艺术聚落 和 LOFT生活方式

城市近代旧工业建筑既具有建筑主体结构坚固、空间高大灵活、建筑体量大、拆除或新建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大的特点,又具有实用的设计理念和工业美学价值特点,因而它的转变和重生对城市也将有着重要的影响。

加强老工业基地的保护力度、重视艺术家的生存空间

“画布”构思——远去的工厂

798会永远存在,尽管草地里废弃的机床、生锈的铁门随处可见,斑驳的电线杆和如麻的电线诉说着工业时代的传说,还有两个巨型的锅炉仍在“怒吼”着坚持在自己的“岗位”。但是这一切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艺术,这个日渐庞大的艺术工厂取代了过去798的辉煌。

在“798”我们可以看到各个艺术家对空旷的厂房,裸露着的蒸汽管道、通风管道,斑驳的外墙面的各种空间改造。新与旧、光明与静谧,都在不停的穿插交融;旧的空间被穿越,新空间正在被重新界定。

斑驳的红砖瓦墙,错落有致的工业厂房,纵横交错的管道,墙壁还保留着各个时代的标语。马路上穿着制服的工人与打扮时尚前卫的参观者相映成趣,历史与现实、工业与艺术在这里完美的契合在了一起,这里就是北京798艺术区。

矛盾性与复杂性

关于798

798,是20世纪50年代初由前民主德国设计的一处国家重点工业项目,位于朝阳区酒仙桥大山子一带。798 厂和周边的797、751、706、707、718 等厂同属于一个大院——718 大院,这些厂原来都是保密厂,当初出于国防需要,均以数字代码作厂名。近年来,一批艺术家和商业文化机构开始成规模地租用和改造这里的一些空置厂房,逐渐发展成为集画廊、艺术家工作室、设计公司、餐饮酒吧等于一体的具有一定规模的艺术社区,称之为“大山子艺术区”,而这些被租用的厂房以原798厂为主,因此也被叫作“798 艺术区”。

由于与原有规划存在矛盾,798 地区何去何从的问题一度成为媒体关注的热点,艺术家、租户、企业代表、人大和政协委员、国内外专家、学者及知名人士的呼声此起彼伏,各方观点不一。有人呼吁要重视艺术家的生存空间,有人提议加强老工业基地的保护力度,也有来自产权单位要求政府关注国有企业发展的声音。在这场由民间自发形成的艺术区所引发的一系列争论中,既存在着不同群体对自身利益的维护,也包含着社会各界对现有城市问题的思考。然而,不管从哪种意义上讲空间规划都将是一个焦点,也是地区未来发展的起点。

...
扫描二维码,关注龙景园
公司地址:北京朝阳区媒体村天畅园4号楼
24小时电话:400-030-1357,15901324468; 010-64528976
邮箱:bjljy_2012@126.com; bjljy_2012@sina.com
本网站部分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本文的文字及图片)来源自网络,一切相关著作权利归属于原作者所有,如有异议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主题

免责条款

Copyright © 2012-2022 bjljy.net 北京龙景园旅游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 130317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