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批判与思索>正文

我的故乡在哪里(城市改造留给我们的痛)(2)

来源 北京龙景园 2018-06-04 谢邦林

    面对目前汹涌的城市改造大潮,那些面临被改造的原住民们又会想什么呢?他们需要什么样的改造结果呢?实际上这个问题很简单,总的说来也是我们所有人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安全性和宜居性。然而这两点体现在我们的设计规划上就是尊重历史、尊重自然、尊重人。

一:安全性

         这里的安全性当然不是指的对生命的担忧,而是指环境对人心理的影响,它体现在两个层面上——物质的环境和精神的环境对人的心理影响。

         当人们在一个熟悉的没有变化的环境中生活时,是感到最安全的,任何新的变化都会带来新的不安,随着对新变化的逐步适应,人的不安的感觉才会慢慢平息,直到新的变化产生。就这样周而复始。当新的变化幅度不超过人的心理安全承受力时,这种变化是可以接受的,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成功的革新都是逐步进行的原因之一。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土地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从来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互相依存的。长期的相儒以沫会自然形成独特的带有明显地域特征的精神和文化征侯。而这种怔侯正是我们所说的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形成特定的风俗人情,而这种风俗人情正是这块土地上生活的人的精神依托和心灵的住所,这就是为什么许多在外生活多年并已经功成名就的人在晚年都要“落叶归根”的原因,因为只有这片土地和这土地上的“魂”能使他的心灵得到抚慰,灵魂得到安息。

         所以,城市的改造设计不仅应充分尊重这种业已形成的自然环境和人的关系,而且还应该刻意去保护这种关系,并使之得到延续和发展。在现实中正反面的例子都有很多值得我们去思索。这些年,许多的城市改造就是简单而粗暴地将现有的建筑推倒,再建起一座座所谓的“欧式小城”而这些欧式城镇毁灭的不仅仅是人们世代所熟悉的环境,更毁灭了我们世代所传承下来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脉落。

        在这场城市改造的大潮中,我们已经失去了太多,我们的文化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险。而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也正前所未有地惶恐和不安着。

二:宜居性

      如果说安全性主要是对环境改造而言的话,那么宜居性则主要说的是对人的尊重的问题。也就是说我们改造要以人的感知为标准,以人的舒适为目的。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尺度问题及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由于现在很多的工程是政绩工程、是面子工程。所以我们到处可以看到超大尺度的广场,超大尺度的街道。有的仅仅不到一百万人口的小城竟然做出和天安门一样尺度的广场来,除了在完工庆典的那天广场上可以看到熙熙攘攘的人群外,再也没有见过多少人在上面驻足停留。这样的广场在浪费我们大量的钱财及宝贵的土地的同时,也给居住在这的人们带来压抑感。还有许多超宽的马路,根据当地的交通状况,本来只需要双车道的,偏要修成四车道甚至八车道¼这样的尺度由于远远超过当地的生活水平和生活习惯,人们感受到的不是气派和豪华,而是感到不适和压抑。而还有更多的改造活动全然不顾对生态资源的保护,进行着毁灭性的开发和破坏性的建设,如在大面积的砍伐树木、盲目地填河堵渠以及大规模的强污染性开采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城市改造,不仅仅让当地人真切而实在地感受到因环境的破坏而变得日益恶劣的空气质量、日趋频繁的“自然灾害”更为可怕的是我们是在透支我们子孙后代的生存资源。

    所以,我们的政府部门在城市改造中应该转换思想,摈弃以经济指标为中心,以政绩和形象工程为目的的改造行为。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而我们的设计师更应该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在设计中充分做到尊重历史、尊重自然、尊重人。我们也有责任让环境在我们的手中变得更好,让历史的文明在我们手中得到延续。

    当然,好的城市改造原因远远不只这些,但我想,只要我们充分尊重历史,我们自会有自己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民族语言(何需抄袭模仿什么欧洲的形式)、只要我们充分尊重自然,我们就会在祖先的肩膀上创造新的文明、只要我们充分尊重这片土地上的人,我们的生活就会在我们的设计中变的更加美好。

...
扫描二维码,关注龙景园
公司地址:北京朝阳区媒体村天畅园4号楼
24小时电话:400-030-1357,15901324468; 010-64528976
邮箱:bjljy_2012@126.com; bjljy_2012@sina.com
本网站部分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本文的文字及图片)来源自网络,一切相关著作权利归属于原作者所有,如有异议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主题

免责条款

Copyright © 2012-2022 bjljy.net 北京龙景园旅游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 130317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