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04 网络文摘 龙景园 点击量: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在人口学方面经历着两个重要变化: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以及由农村进入城镇的流动人口的迅猛增加。近日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指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人才是农业发展的第一要素,农民是农业发展的第一主体。导入旅游产业,以三产带动一产发展,推动二产发展,形成三二一产联动的发展模式,从而提升乡村的吸引力,增加吸引新农人和新乡民的持续动力,是农村快速聚集人气、快速建设发展的有效路径。
随着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农村劳动力短缺,耕地抛荒,留守儿童、留守老人问题呈现,“空心村”成为近年来农村发展的严重问题。中国农村目前存在着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村人才缺失、劳力缺失、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生产模式落后,村庄治理等问题。
一、现代农民的类型
“乡村是不是振兴,关键是看人气”,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韩俊如是说。
乡村人气的聚集不能只依赖原住民的人口扩增,需要依靠产业提升、产业转变、产业聚集而形成新的人口聚集,也就是要形成新的“现代农民”体系。现代农民主要包括拥有户籍、拥有土地的“原住民”;拥有户籍、进城后返乡的二代农民;农业产业升级带来的新型职业农民;从事创新创客的“情怀乡民”;以养生养老为目的的“回归乡民”。
(一)老农人
通过教育培训,农民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获得提升,一批务农、有经验的“老农人”转变观念提升技能,成为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的基础力量。传统农民是一种被动烙上的“身份”,而新型农民是一种主动选择的“职业”。他们参与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开展标准化、专业化生产,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提供了基础支撑。
(二)新农人:为乡村注入新的要素
新农人是具有知识、眼光、技能、追求的一群人,他们中不乏海龟回国、城市青年下乡或乡村进城求学然后再回乡从事农业的高学历人士、有经营工业商业的成功者,也有进城务工、在外参军转业回乡的草根青年农民。
1.新型职业农民
一批能创新、敢创业的新型职业农民加入农民队伍,引领了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他们通常是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的经营主体。农业领域正成为创业创新的沃土,“互联网+”现代农业等新业态催生一批跨界新农人,为现代农业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在户籍制度、土地制度渐次放开,逆城市化潮流日趋明显的时代背景下,新农人将带来乡村人口结构的重塑。
2. 返乡就业青年
乡村工作机会增多,吸引乡村青年返回家乡就业。旅游引导的三一二产融合发展的产业体系带来人口的回流,形成产业与人口的正反馈。例如台湾宜兰县苏澳镇白米社区是“木屐之乡”。1993年村民牵头成立“白米社区发展协会”,把复兴“白米瓮”的木屐产业,作为社区产业发展方向,通过生产、制作和销售木屐,白米社区每年吸引大量人潮,产生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以前到城市工作的年轻人看到了木屐产业带来的生机,开始陆续回流。年轻人回流,也让木屐玩出了更多新花样。在年轻人的倡导下,以“木屐新花样”为主题的“苏澳镇白米文化祭”,每年都在社区上演,吸引了成千上万名游客参与。白米社区的模式实现乡村青年的“留下来”和“引回来”。
(三)新乡民:旅游将人口从城市搬运到农村
1. “回归乡民”:真正回到农村生活的养生养老
土地具有天然的吸引力。乡村的山水、乡村的田园,天然的食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自然生活规律,村口大树下的谈天说地,这些最简单的生活场景、人文文化、生态环境成为最核心的吸引力。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回归,养生、养老客群成为新乡民的主力军。
2.“情怀乡民”,创新创业创客,为农村文化注入新的活力
一批心怀乡土的新知青、艺术家、跨界精英等到乡村寻找创作灵感、追求田园生活。例如浙江丽水的古堰画乡,以油画制作为特色产业,包含了来自福建、海南和温州等地的知名油画家上百人。古堰画乡从最初自发形成的油画创作点,发展到现在的美术写生基地、创作基地、商品油画生产基地,还从油画扩展到了艺术领域,融合了民间艺术、音乐艺术、摄影艺术等,开设了民间艺术工坊、摄影展览馆等。画家、画院学生和摄影家等形成新型乡村居民,他们组建新社群,与原来的乡村居民一起重塑乡村的人口结构、文化结构与社会结构。
新乡民是旅游为引导的三一二产融合发展的结果,是独立于原来城市人与农村人概念的独立结构,它不再以乡村传统的户籍、土地进行划分,而是一个地理意义上的居住概念。老农人、新农人、新乡民构成新型乡村居民结构,他们在乡村的聚集过程中形成乡村新的文化土壤与自治结构。
二、旅游引导下的三产融合实现人气聚集
产业是农村发展的基础,而传统农业难以提供乡村吸引人的持续动力。导入旅游产业,以三产带动一产发展,推动二产发展,形成三二一产联动的发展模式,从而提升乡村的吸引力,增加吸引新农人和新乡民的持续动力,是农村快速聚集人气、快速建设发展的有效路径。
旅游具有搬运人口、带动消费的基本特征。旅游的强关联性和带动性,孵化出大量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促进农村全产业体系的构建,进而提供新的工作机会和就业岗位。从“人气”的角度看,旅游是带动外来人口,促进外来消费,实现消费促进乡村发展的最有效、最直接的手段之一。
老农人、新农人、新乡民构成的乡村居民,形成农村人口聚集,激发乡村的民宿业、餐饮休闲业、健康服务业、酒店服务业、会议会展业、文旅产业、零售服务业、乡村电子商务、亲子教育业、演艺产业、交通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旅游带动的三产融合发展为农村提供了众多的就业机会与职业形态,如农产品销售员、互联网技术人员、农产品包装工人、手工艺品制作人、手作传授师、文创个体户、乡村讲解员、酒店服务员、民宿经营者、美食烹调师、养生保健师等。
随着新农人和新乡民进入农村,激发更多新的职业形态,增加就业机会,从而使乡村建立起以产业为基础,人口回流为核心的新农村人口发展模式。
文章来源:一诺农旅规划
Copyright © 2012-2032 bjljy.net 北京龙景园旅游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 130317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