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龙景园旅游规划>文化创意研究中心>非遗博览园>正文

揭秘“丝绸之路”的最早发现者(2)

2015-07-23 北京龙景园 龙景园 点击量:

这件仕女俑制作于七世纪长安,其发型、妆容、包括眉心花钿都是典型的唐朝样式。俑人服装融合了胡、汉两方面的时尚元素:胡式联珠对鸟纹上衣,配汉式披巾,加薄纱裙罩条纹长裙。这件仕女俑在大都会博物馆展出时,馆员称之为“唐代芭比”,因为该俑与芭比娃娃一样高(29.5厘米),也一样时髦。

文化遗产

▲和田出土的羊毛裤

这条当地织造的羊毛裤裤腿出土于和田城外的山普拉遗址,上面织有一名武士和希腊人马的图案。这些图案先随亚历山大大帝的军队传到今阿富汗北部及巴基斯坦,再从那里传到中国西北。人马的斗篷和武士领子上的花卉钻石图案是原始图案在中亚的变体。这条裤腿的精确年代未知。山普拉遗址盗掘严重,其出土文物年代分布在公元前三世纪到公元四世纪之间。

文化遗产

▲丝路文化交流的文字证据

来自巴基斯坦以及阿富汗北部的移民于公元200年左右将图中木制文书为代表的全新书写技术带到了尚无自己文字的中国西北部。这种文书由一上一下两片木板制成,图中一片为下片,上片像抽屉一样插在下片上面以保护文字。木板上的佉卢文来自移民家乡。这些木制文书内容广泛,包括契约、敕令、信件、诉讼判决等,可以用来还原这些背景完全不同的人们在古代的交往。文书标签贴反了,上面写着发现的日期和发现地——尼雅。

文化遗产

▲吐鲁番干燥的环境保存了如食物等易腐败的物品

图中为四个馄饨、一个饺子,年代为七、八世纪。考古学家发现这些饺子的馅里有韭菜和肉。(新疆博物馆藏)

文化遗产

▲吐鲁番阿斯塔纳墓出土绢花

图中色彩鲜艳的绢花高32厘米,于1972年从墓中出土,从中可以看出新疆吐鲁番绿洲不寻常的保存条件。这里年降雨量低于25毫米,保存了中国其他地方无法保存的很多物品,其自然环境在全世界范围内也不多见。考古学家在绢花花茎上找到几缕头发,说明这束绢花本是头饰的一部分,由迎春的舞者佩戴,年代为七到八世纪。

文化遗产

▲发现失传的宗教

在发现吐鲁番文书以前,对于摩尼教的些微了解仅限于奥古斯丁《忏悔录》中对其批判性的描述。摩尼教是由先知摩尼(约210-276年)创立的伊朗宗教,其基本教义是光明与黑暗斗争的二元论。这幅鲜艳的插图来自吐鲁番出土的摩尼教书籍,年代为八九世纪,图中所绘是庇麻节的情景。这是摩尼教一年中最重要的仪式,体现了摩尼教教义的核心,即通过转化提炼解救光明。听者(不出家的摩尼教徒)奉上瓜果和日月形状的饼子,选民(出家的摩尼教徒)吃了之后可将其中的光明因子提炼并且解救出来。回纥可汗于762年改宗摩尼教并将其定为国教,这是摩尼教历史上唯一一次被尊为国教。

在《丝绸之路新史》的结论部分,作者这样写道:“丝路之所以改变了历史,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丝路上穿行的人们把他们各自的文化像其带往远方的异国香料种子一样沿路撒播……丝路在很大程度上并非一条商业道路,却有很重要的历史意义。这条路网是全球最著名的东西方宗教、艺术、语言和新技术交流的大动脉”。历史仍然在继续,当代新的丝绸之路图景正在徐徐展开。历史的积淀成就了东西方之间的丝绸之路,更沉淀了丝绸之路本身所蕴含的文明与文化交流的传统,如今,这条地理上的东西方通道已经成为历史遗迹,但这种传统却不曾消失。或许,这就是本书带给我们的最大启发。

(本文首发于《晶报》,作者:袁剑| 配图摘自《丝绸之路新史》)

...
扫描二维码,关注龙景园
公司地址:北京朝阳区媒体村天畅园4号楼
24小时电话:15901324468; 010-64528976
邮箱:bjljy_2012@126.com; bjljy_2012@sina.com
本网站部分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本文的文字及图片)来源自网络,一切相关著作权利归属于原作者所有,如有异议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

相关主题

免责条款

Copyright © 2012-2032 bjljy.net 北京龙景园旅游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 130317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