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04 北京龙景园 龙景园 点击量:
接上篇
三、我们如何积聚资源和人流
对生态环境的优化、文化特色的强化、各种设施的完善、节庆活动的策划、旅游景点的开发乃至小镇品牌的塑造都是我们吸引投资、吸引人才、吸引游客的手段。
在小镇还没有启动实施计划之前,靠什么吸引呢?
首先,要一个高水平的规划,将地方资源优势打磨出来,形成小镇品牌。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选择合适的细分产业和产业环节,明确商业模式和产品,甚至设计相应的市场营销策略和招商策略。一般说来,有经典传统产业,有新兴导入的产业还有功能提升产业。在这里产业选择和创新对设计者要求很高,因为都可能涉及产业业态融合和商业模式创新。二是功能规划布局。建筑风格统一,产城融合,人与自然和谐,格局均衡合理的规划对小镇未来发展极为重要。
第二,必须有一个系统管理机制。小镇由多个主体和多个方面系统组成,从规模上比不了一个城市,但也是“五脏俱全”,没有一个能综合多方面的管理机制,就难以保证小镇的正常运转。这个机制应该包括产业管理和社区管理两个部分。当下,大家已经普遍认可了产业的重要性,但是,对社区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第三,品牌特色鲜明和营销策略得当。特色来自于感觉体验。感觉体验所对应的临界体验是第一层次,这是至少要满足的需求,经由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发挥作用。它是人们认识事物最原始、最直接的方式,也是人们最能有“感觉”的接受外界事物的方式。自然人文和产业中不凡的标签,有则采撷,无则提炼,甚至移植和重新创造。地域特色、产业特色、文化特色、功能特色,抑或综合发力形成特有的“个色”。
四、特色小镇为何要“特”
“特色”都是为了品牌的打造。符号商品的价值依赖于有关的消费者社会对它的归类,符号竞争的胜利意味着一种符号商品被判定为比其竞争对象拥有更多的价值,并可将之强加于社会。整个小镇就是一个品牌,特色可以更好地宣传和被记住,能够被较多关注。
旅游和文化是一种“特色”选择,旅游和文化也是增强“特色”的手段。第一,“特色”的一种解释是个性。个性是让受众记住或者有印象的东西。在全国三千多个县,十万余乡镇,能让观众、听众、游客等“匆匆而过”的人记住,没有个性怕是不行。这种个性化的标签最直接的效果就是旅游,旅游要求需要“特”,旅游需要特色才能持续吸引的游客。很多特色小镇都需要兼具发展旅游功能。
第二,特色还有个含义是某种意义上的“专”。什么都要有,什么都要搞就失去了“特色”。小镇规模虽然没有明确面积和产业规模。但是,其限定的行政规模“镇”和修饰词“小”决定了其大致的大小。可能小镇将专注于某条细分产业链、某条产业链的某个关键环节、某项产品的生产,甚至只是生产的某个环节。
形成鲜明“特色”便于吸聚资源实现产业集聚。这个资源不仅是企业投资者,还有产业资本、供应商、采购商、周边产业服务商、消费者等。没有被关注到,就不可能有新的主体带资源进来,受到的关注越多,优质资源过来的可能性越大。
需要强调的是,“成名需趁早”,对特色小镇来说,也是如此。每个特色如同“IP”。抢先以某种“特色”占据“IP”地标,资源会优先向该点集中。以东阳横店影视基地为例,可以说是一个影视特色小镇,现在已经被誉为“江南第一镇”。当下,以影视为主题的基地这种类特色小镇的地方已经很多,很多地方各种资源条件远胜于横店。但是,这种已经形成品牌的先发优势短期内难以超越。
第三,专业的管理团队。专业的运营管理团队是当下比较缺的资源,因为特色小镇也是新事物。但外部智囊机构有丰富的组织建设和管理经验,是能帮助小镇更快速地让团队更专业的。
当然,地方的基础条件也是极为关键的。比如自然生态环境、学校资源、医疗资源、景区资源、历史文化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经济基础、地理位置等等。上述这些东西必然对投资商、产业企业、人才等有巨大吸引力。
五、特色小镇建设体系
特色小镇目前三种建设模式:一种是基本新建,这一类大多以房地产开发商主导新建。其从小区开发变成新城开发,乃至更大规模的小镇开发;一种是小规模改建,这一类政府主导较为常见(可能以某企业承办)。这类往往是在原来的小镇基础上进行优化;还有一类,也可以算得上这个范畴,就是城市中部分社区可以以某个主题做成相对独立的特色小镇。
不论哪种建设模式,大体上,建设都会包含以下方面:环境、产业、文化、空间、社区五大体系和组织管理模式。有的除了产业中的商业模式外,还需要对小镇管理这个层面设计商业模式,特别是在新建模式下。
五大体系一是需要从每个模块内部进行设计;另一方面,设计时需要考虑这五者关系。这五个方面之间的关系又是复杂和变化的。因此,还需要一个协调机制(即组织管理模式)进行动态管理。
(一)环境
首先是营造一个好的生态环境,自然生态基础好的环境将为特色小镇建设打下良好基础。然后是因为人和产业的进入,居民增加后,加上游客以及产业需要,人类活动增加势必产生更多的垃圾、污水、噪音、视觉污染。需要一个好的环境管理体系来保持生态环境的可持续良性发展。需要考虑产业和未来人流的增加等因素对原有的生态安全格局需要重新构建。比如生态廊道构建、生物多样性保护、本土物种的保护等。如果说这一次特色小镇建设是一次人类大规模回归亲近自然的高潮,那么生态的保护一定要作为一个建设规划的前提条件。这个对于一些选择在需要对物种需要保护或者以物种为特色的小镇尤为重要。
一种可能是原来环境需要进行治理,变得宜居;二是在未来有了产业和居民后,环境运营管理也是基础。有些问题在设计阶段就需要充分考虑,以保证产业发展和居住生活能较好地和谐共存,还能持续保持垃圾能及时被处理,空气保持清新,流水清澈……还要考虑我们以前关注度不够的光污染、色彩污染、视觉污染、噪声污染……尤其是水资源利用与管理:河流流域水系和水环境保护、雨洪的收集与利用、污水的收集和生态化处理等都是保证小镇成为一个持续繁衍的宜居之地的基础。
(二)产业
主要是小镇产业选择和产业环节选择问题。现在很多观点都认为要打造完整产业链甚至说形成产业生态,确实,一些小而简单的产业是可以做到这点的。比如浙江大唐镇,就包含从设计、原料生产、加工生产、二次加工、包装、批发交易、物流、贸易等相对完整的袜业产业链。
但是,更多的产业因为小镇的规模限制,势必与周边的城市和小镇发生产业关系。新建小镇以及我们重点关注的这种小镇的规划还是相对较小,其往往难以承载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其内部往往也难以形成一个闭环的产业生态。
这要求我们必须充分考虑周边区域的整体性。当然,互联网和现代交通物流系统让我们在产业链和产业环节选择方面有更大的腾挪空间。
(三)空间
空间主要是建筑设计、基础设施、绿化景观、交通空间、水系规划、供水系统、污水系统、信息弱电系统、强电系统、消防系统、地下隐蔽工程等。比如景点布局,在保持自然景观特点的同时,补进去的建筑和设施与整体协调,利用植物造景,体现科学功能,将科学和艺术、自然与人文景观完美融合。基础公共设施完备,设备的安装和安全设施的安装要考虑舒适感。
Copyright © 2012-2032 bjljy.net 北京龙景园旅游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 130317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