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04 网络文摘 龙景园 点击量:
1 引言
景观与环境(龙景园摄)
2 建筑的方法(Architecture Approaches)
建筑的方法在很大程度受到了上述西方自然观变化的影响,在建筑的概念中,人类/建筑/城市与自然/景观/乡村经常是相互对立的。其中城市的地位高于土地,而建筑则是高于景观。景观是一片可以随意开垦和利用的荒地,而且是作为建筑的拓展空间或是属于建筑组成的一部分而存在。更糟糕的是,由于在现代建筑中,占主导地位的往往是立面视觉效果和形式主义的外形,以至于景观的作用只是为了衬托建筑,成为了建筑和城市的背景。
建筑的方法是以人为中心,各种几何形态的主观叠加,而不是进行一种整体性和开放性的设计。这种设计方法让视觉效果、外观、形体、功能分区凌驾于体验、系统、生态、过程以及社会文化关联之上。此外建筑的方法更多强调的是确定性,无论是设计师还是设计本身,都是在一种封闭环境中进行,而不是一种动态的,针对不断进化的环境或是适应场地的设计。此外,建筑的方法还是一种“跟随形式”的形式主义的方法:一种形式和空间的设计。所谓的形式主义就是将设计作为形式的创造和展示,它将相关的文化用符号的形式来展现:将特权思想(概念)进行组合,凌驾于物质和感官体验(人体)之上。不幸的是这种源于建筑的方法在现代景观设计中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
景观与环境(龙景园摄)
3 景观的方法(Landscape Approaches)
3.1 自下而上的设计(Bottom-up Design)
对景观来说,“自上而下”的设计就是将特权思想/概念(通常是设计师和领导的喜好)进行组合,凌驾于场地生态系统和社会文化之上。而“自下而上”的设计则类似于俞孔坚的“反规划”:城市设计将“图—底”关系颠倒过来,先做一个底——即大地生命的健康的生态的底,然后,再在此底上做图——一个与大地的过程与格局相适应的、可以持续增长的城市。它是一种适应场地的、综合的、动态的,且不断进化的自然而然的设计方法。
1)结合场地及环境背景的设计(Design with context)
用景观的方法进行设计,超越了现代主义所关注的对空间和领地的扩张与占有,将设计引导为对时间过程的设计:时间的栽培、生长过程所需要的时间,以及收获所有意想不到的和意料之外的惊喜。在景观方法中,设计也因此不仅仅是一种形式的创造,更是一种融入环境背景和进程的调整。
2)发现为基础的设计(Finding as design founding)
在以发现为基础,基地的特殊性为策略的景观的方法中,基地过程被融入到设计中,你在基地上发现的相关信息将构成设计的基础,因此发现和筛选基地中的何种信息作为设计的基础是一项重要任务。为此,设计师需要一种类似于生物学家在组织基地调研时经常使用的调研纲要(详细目录),这一基地调研纲要可以被视为是一种工具,它为设计师做出 “以发现基础”设计概念的形成过程提供帮助。
3.2 基于过程的设计(Process based design)
1)设计“过程 ”(The design of process)
此外景观设计还是不同类别的、潜在的“过程”设计,这种过程既有生物的,也有城市的和社会的。因此景观的方法应该使过程尽可能的显而易见,同时将使用者的参与包括在设计过程中,通过为使用者提供各种各样的经历和体验,让他们切身体会到景观和生态进程对人类自身以及城市所带来的宜处。
2)过程产生形式(Process generate form)
现代主义认为形式可以控制过程,而景观都市主义则认为形式是由流经它的过程来创造和维持的,过程可以被视为随着时间推移的空间形式,所谓“过程产生形式”。然而景观的方法强调过程并不意味着排除空间形式,因为过程如果没有有形的物质、外形结构来允许或阻止特定的生态流动和人类活动的话,就无景观可言。可见过程和形式不是二元对立的,而是互相影响、互相因果的一个整体。
综合设计是通过采用相应的方法和工具,来鼓励不同领域和学科的专家相互合作,同时汇集设计专业通常被认为是各自独有的方法,共同产生一个综合的设计,综合设计是一种整体系统的设计方法。
1)跨学科、跨行业的分工合作(Transdiscipline and Interdisciplinary Cooperation)
虽然现代景观看上去与传统园林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是现代景观的设计更多地结合了传统园林要素以外的东西,如经济、社会、政治以及生态和技术。此外现代景观的设计还包括了相关专业人士和科学家,以及政府决策人、土地所有者和其他利益相关人员共同参与。同时为了集思广益,达到广泛共识,公众的理解和认同也是设计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由此可见,为了让将景观建设得更具可持续性,景观的方法需要尽可能地涵盖各相关专业,一个跨学科、跨行业的设计团队。
2) 框架和系统策略的设计(Strategic Design of Framework and System)
景观的方法强调战略框架和系统设计,运用这种方法来解决当今城市景观所面临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被认为是更加相关和有效。策略的设计意味着设计师需要放弃对系统的完全控制,而提倡设计一个自我调节的系统,它是通过给基地设立一个框架,并以此作为基地的一种设计语法。重心从设计一个静态图像到策略框架的转移是必要的,这样可以避免人为的限制基地和它应对变化,拥抱自然和文化过程的可能性
著名建筑师斯坦·艾伦通过强调不同物体和物体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而不是单个物体的形式的重要性来阐述框架的思想。认为这样的策略框架更具弹性,能够适应未来的变化[10]。从系统的角度来看,场地不应该有如行政分区、剧场舞台或图片的画框一样受到人为的限制。系统的方法超越了一个特定的、阶段性的环境和发生的事件,它涉及一个更大的范围。如为OMA的拉维莱特公园,以及科纳的当斯维尔公园和清泉公园竞赛项目都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这些项目展示的不单单是一个理想的现阶段的设计,而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系统设计。根据基地的条件,通过设计一个开放的系统,来制定基地的指南,预测其未来可能发生的变化。这些项目还说明了设计是如何从为创造一个理想的静态图像、一个一成不变和永久平衡的传统景观设计,发展为一个应对不断变化的时空—过程的策略框架的设计
3)结合规划和管理的设计(Design Integrated with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传统的设计方法都有其适用的尺度范围,在一个小尺度上可行的设计方法,并不一定适用于大的尺度。设计结合规划在景观的方法中强调的是规划与设计二元论的消解和不同尺度的转换:通过一个可以放大和缩小的弹性尺度来处理从宏观尺度到微观尺度的转换。在实践中,尺度转换意味着将项目置于基地周边环境之中,在考虑不同尺度相互影响的同时,将基地与其本地、区域,甚至地区环境联系起来。
此外,我们也不能忽略管理对景观设计的重要性。管理直接引导景观如何发展,生态功能如何发挥作用。因为管理既可以将景观维持在某一状态下或者让其向一个更复杂的形式演变。因此设计的过程必须包括设计的管理策略。这种管理策略对大尺度的景观项目来说尤为重要,因为这些项目需要时间来逐步落实各项功能,同时需要时间来培育和改善场地的生态条件,使其成熟和发展。这都需要基于时间、生态演化的适应性管理方面的策略
创新和再生设计都是创新科学的一种应用形式,创新设计(Generative design)试图通过制定有限的参数、原则和规则,并使其相互作用,来创造丰富的生活和行为,以及变化多端的形式、空间和场所。创新设计同时从几个层次来探讨设计过程作为一个新兴(创新)的过程,这一过程包括但不限于物质、艺术和社会文化等因素 。景观设计也是一种创新的设计,它需要用富有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方式去实现人工化的生态系统。科纳认为如果我们能够把实实在在的视觉感受、风景构成和几何学与生态过程相关联,同时掌握为达到特定效果如何来加速或减缓生态过程的话,一个更有趣味的景观设计学将会兴旺起来。
自然生态系统之所以生生不息,因为它是一个新旧不断循环更替的动态过程,是其自身不断地进行着生长和衰亡更替的结果。没有自然的再生,就没有可持续的景观。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景观设计的本质就是培育景观的生产、再生和自我更新能力。通过景观手段,我们可以把自然的这种再生能力应用在空气和水的净化、水污染治理、土壤中的废弃物降解和去毒等方面,以此修复被人为破坏的环境。由科纳事务所设计的纽约清泉公园(Fresh Kills)就是这方面有代表性的一个案例。
“行动性”(Performative)一词源自于语言学,表达的是言语操演行为,即不仅有语言还伴随着行动。当被应用到设计领域,演化为“绩效”或“行使功能”,这一定义提供了对于空间过程新的理解。相比于表现化的设计而言,行使功能的设计是以过程的生态学为基础,主动地认识基地条件并且执行某种行为,设计的目的是为了适应新环境和动态地解决问题,而不是做固定的和静止的设计。因此行使功能的景观不是老套的“功能分区”而是“让景观做功”,其关注的重点从物体本身转变为它产生的影响。
2)动态、演变与适应性的设计(Dynamic, Evolutionary,adaptive Design)
所谓适应性设计,顾名思义就是应用生态学原理,结合社会、环境及气候因素进行的可持续设计。适应性设计思维最基本的观点就是必须接受变化是始终存在这样一个事实,我们可以说任何可持续的系统都必须是适应性的,但它们不一定总是一成不变的。为了减少变化带来的影响甚至危害,景观系统应该能够吸纳这些变化,避免其结构和功能(状态)发生质的改变,在受到干扰后能够重新自我组织,从而使其自身的主要功能得以维持。因此基于适应性理论的景观的方法与追求稳定性和高效率的传统建筑“蓝图”式的方法有很大的不同,设计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设计本身必须具有适应环境和气候变化的能力,为此设计需要保持对时空和过程的开放性,并能够面对变化发展出新的适应性策略。
4 结语与讨论(Conclusions and Discusses)
本文可以被看作是对景观设计途径的原则和方法的初步探索。作为抛砖引玉,这样的讨论是有意义的,因为任何一门学科如果需要发展,都需要形成属于自身学科所特有的思维方式(理论)和实施手段(方法),并以此发展一整套可供讨论、测试的设计语汇来丰富我们的理论和实践。通过将生态学作为创造力、想象力的源泉和重要的技术手段,景观的方法为能够为可持续设计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基础。
Copyright © 2012-2032 bjljy.net 北京龙景园旅游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 130317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