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龙景园旅游规划>景观设计>正文

西湖文化景观的全球突出普遍价值

2018-06-09 网络文摘 龙景园 点击量:

“1000多年来西湖一直保持着历史的原真性,其基本元素和符号既没有被湮灭,也没有被改变,始终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和时代特征。可以说,西湖是历史上最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价值的审美实体,是东方审美体系中最具经典性的文化景观。”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旅游系主任周少雄教授说,西湖的唯一性和独特性,用通俗一点的话来表达,就是与世界上以自然景观著称的湖泊相比,西湖的人文景观是最多的;与世界上以人文景观著称的湖泊相比,西湖的自然景观是最美的。西湖是自然美与人文美完美结合的典范。

旅游策划,旅游规划,旅游规划设计

西湖景观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是古代东方审美体系中一个美的坐标,具有突出的世界遗产的普遍价值:
“西湖景观”是“天人合一”思想在中国传统景观设计上的创造性表现:它经由中国古代的两位大文豪白居易和苏轼开创,在延续上千年的西湖疏浚工程与景观设计之间的持续互动中,突出体现了人与自然高度和谐求同的理念;并通过诗、画、景三者结合的中国题名景观设计手法,将中国宋代山水画的技法与构图理论运用于景观设计,创造了以四季景物为观赏特性的东方题名景观杰作——“西湖十景”,成为中国农耕文明发达时期文人士大夫在景观设计上的创造精神的代表作。
“西湖景观”以其独创的山水景观设计手法与文化积淀丰厚的审美情趣,对13世纪至20世纪的中国题名景观和日本、朝鲜半岛等东亚地区的景观设计和造园艺术均产生过明显的影响,特别是对18世纪的清代皇家园林——承德避暑山庄、颐和园和圆明园的造园艺术产生过重大影响,在东亚景观设计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西湖景观”中现存的一系列历史文化遗存,包含了摩崖造像、佛教建筑、祠墓建筑、藏书建筑和西湖龙井茶等多种类型,见证了13世纪至14世纪两个高度发达的亚洲文明——草原文明的蒙元文化与农耕文明的赵宋文化在中国东部江南地区的碰撞;见证了中国历史上的唐宋佛教禅宗文化、血缘社会传统忠孝文化、传统文人士大夫的隐逸文化、中国江南传统的藏书文化以及唐宋时期茶禅文化的发展过程。
“西湖景观”中现存的核心要素“西湖十景”是中国题名景观的杰出范例:她拥有特别深厚的文化含量、极为丰富景观元素、独特的景观格局、和谐的人与自然互动关系,呈现了诗、画、景综合艺术特征的完美统一,形成了东方视觉艺术传统审美情趣“诗情画意”,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完整、内涵最丰富、影响力最大、保存着景观形成与发展历史中最清晰和确凿证据的题名景观,也是中国文化史上颇具规模与代表的精神栖居地。
“西湖景观”的形成及其景观演化过程,充分体现为古湖的自然沼泽化与人工反沼泽化的人地关系相互作用的和谐产物,反映了湖泊水域与城市发展的持续互动的土地利用关系;并作为城市的风景名胜用地延续至今,以其大尺度的景观和有机的生态系统,增进了人与城市、环境之间的和谐程度,是利用古湖显著改善人居环境的杰出范例。
“西湖景观”承载了“天人合一”理念,是中国传统文人士大夫的“精神家园”,在东亚地区9世纪至17世纪的唐宋文化传播事件中,是文学、诗词、绘画和造园等艺术领域的重要题材;“西湖景观”与中国传承至今的忠孝文化、茶禅文化等传统直接相关;与《马可·波罗游记》和中国著名文学作品《春题湖上》、《山园咏梅》、《望海潮》等一系列西湖作品等直接相关;与中国著名的四大古典爱情传说中的《白蛇传》和《梁山伯与祝英台》直接相关,在中国传统文学艺术领域和广大的民间生活中均拥有极为广泛的影响。
今天,当你漫步在西湖,你随时可以看到五大洲的朋友。在每一个景点,在每一条街巷,在每一个清晨,在每一个傍晚,他们和幸福的杭州人一起,分享着杭州的幸福。在外来文化不断融入的今天,西湖那经过千古岁月所形成的本色,显现出了更为突出的特性,就像龙井的春茶,只有在溶解中才能散发出西湖的淳美。让我们一起祝福西湖明天更加美好。
西湖不是纯自然的美景。
从白居易到钱镠,从苏东坡到杨孟瑛、李卫……一代又一代的杭州人造就了这个风景名胜、人间佳处。千百年来,人们对西湖的保护、疏浚、治理从未中断过。也正因为她“不是纯自然”的,所以她饱含内涵的美,常被杭州人藏于心底、捧在手心,最终打动了世界,成为全人类的瑰宝。
一部西湖的历史,就是一部自然变动与人类活动相伴相生的历史,一部人与自然长期良性互动、和谐相处的历史。这正是西湖普世价值之所在,也是西湖山水与文化相生相融、相得益彰的根源之所在。翻开西湖的2000年传奇历程,你会发现,西湖的自然、人文、历史、艺术,竟是如此浑然天成地融为一体,闪耀出独特的光辉。
“西湖”名的由来
公元前222年,秦始皇在湖边设立了钱唐县。公元587年,南朝陈氏政权又称这里为钱唐郡,那个时期,这片湖被称为钱唐湖。
到了隋唐,杭州城在湖的东面渐成规模,因湖在城西,就取名西湖。而又因湖的地势高于城,也叫上湖。
北宋年间,苏东坡有“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诗句,因此,人们又称西湖为西子湖。
历朝历代流传下来的民间传说,也为西湖取了许多别的名字。有叫金牛湖、明湖,还有叫明圣湖的。但因为“西湖”简明易记,且有方位性,所以就一直流传下来。
西湖的演变史
秦代至隋代(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7世纪)
千年以前,在江流和潮水的相互作用下,杭州湾形成了巨大的河口沙坝,西湖海湾的东南部逐渐被堵塞,仅留东北向一条连海通道,这时候的西湖,是一个潟湖。
随后,杭州湾形成了涌潮,使沙坎增高,从而使西湖与海相连的通道被阻塞,水域周围有群山的溪流注入,逐渐淡化成淡水湖。
东汉时期(公元25年—220年),地方官华信筑了一个海防大堤,使江湖彻底分离,西湖基本形成淡水湖泊,湖中有孤山、丁家山和夕照山3个天然岛屿。
唐代(公元7世纪至9世纪 )
唐德宗时(公元779年—805年),杭州刺史李泌开凿六井引西湖之水供杭州城居民灌溉和饮用,使城与湖建立了不可分割的联系。从此,西湖和城市唇齿相依,以它的一湖甘水促进了城市的扩大与发展,而城市的发展反过来巩固了西湖的存在,有效阻止了西湖的沼泽化。
唐长庆二年(公元822年),白居易(公元772年—846年)担任刺史时,主持疏浚西湖,并以挖出的湖泥兴筑长堤,拦蓄湖水。这一举动,不但有利于农田灌溉,而且美化了西湖景观,在西湖景观设计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后来,人们为纪念白居易,将湖上原有的孤山与断桥之间的白沙堤称为白公堤。而白居易在杭期间创作了大量与西湖有关的诗词,西湖从此声名鹊起。
唐中后期(公元9世纪至10世纪),西湖三面环山、东岸临城的历史空间环境初具雏形。灵隐天竺、孤山、凤凰山一带的寺庙、园林景观成为远近闻名的山水胜迹,并随着西湖佛教的兴起,佛寺开始兴盛。
唐末五代(公元10世纪)。
因吴越钱氏政权(公元907年—978年)建都杭州,经过五位君主的勤勉治理,杭州获得了空前的繁荣,西湖人文景观也随之发展。第一代君主钱镠在位期间,曾3次扩筑杭州城,使杭州城的西城墙与西湖东岸紧密契合,城湖关系为后来朝代所承继。当时,还设了“撩湖兵”专门疏浚湖泊。由于笃信佛教,吴越国在西湖周边大兴佛寺、建宝塔、开石窟,使西湖成为10世纪中国佛教发展最繁荣的重地,获得了“东南佛国”美称。
北宋(公元10世纪至12世纪)
北宋时期,杭州历任官员均着力组织开浚西湖,西湖景观此时得到了更大的发展。最具影响力的,是大文豪苏轼在杭州为官的时期。
北宋元祐五年(公元1090年),苏轼任杭州太守,对西湖进行了规模空前的疏浚。他利用疏浚挖出的葑泥在西湖西部水域修筑了一条连接南北湖岸的长堤,堤上建六桥,遍植桃柳。后世为纪念其功绩将其命名为“苏堤”。苏堤是后来西湖“两堤三岛”格局的核心构成要素,也是西湖十景之首“苏堤春晓”的主体景观。苏轼还在全湖最深处立石塔三座,禁止其范围内种植菱藕,以保持湖面清澈、防止湖底淤积。后来重立的三座石塔遂成为西湖十景之一 “三潭印月”景观的核心要素。在杭州期间,苏轼还创作了大量有关西湖的诗文,这些优美的文字大大地推动了西湖文化的传播,使得西湖成为历代文人必到的江南美景。
南宋(公元12世纪至13世纪)
南宋时期,皇室南渡,定都临安(杭州)。西湖景观随着都城的建设及经济文化的繁荣趋于鼎盛,当时,大量宅园、佛寺临湖而建,与西湖山水构成了大型而丰富的西湖山水园林景观。更为重要的是,宋代近200年间的文学艺术精英汇聚杭州,产生了大量与西湖相关的艺术作品。南宋高度发达的山水审美和诗画创作之风直接催生了“西湖十景”题名景观的形成。当时,西湖多次得到疏浚。南宋承袭吴越国杭州城的基础进一步修筑了临湖的丰豫门(今涌金门)、钱塘门和清波门三门,至此,西湖“三面云山一面城”的格局正式形成。
元代(公元13世纪至14世纪)
西湖因缺少疏浚和景观建设,淤塞严重。有文记载:“六桥以西,水流如线”。草原文明和农耕文明在此交融,为西湖注入了新的文化元素,飞来峰的元代造像就是其最典型的例证。当时,灵隐飞来峰一带开凿了一批藏传佛教式样的石刻造像,其数量与规模堪称同期全国之最,是我国南方石刻造像艺术的瑰宝,是这一时期西湖景观发展最重要的事件。
明代(公元14世纪至17世纪)
明代,文化发展具有强烈的“唐宋文化复兴”倾向,由南宋成型的西湖景观再次受到文人和画家的关注,相关的治理和诗文活动逐渐兴起。明正德三年(公元1508年),杭州郡守杨孟瑛主持对西湖进行大规模疏浚,修整苏堤和白堤。他仿苏东坡以湖泥在西湖西面堆筑长堤,人称“杨公堤”,堤上也设六桥,称“里六桥”。明万历三十九年(公元1611年)钱塘县令杨万里在放生池北继筑外堤,修建了著名的“田”字形格局的水上园林“小瀛洲”,自此,西湖主湖面“两堤三岛”景观格局中已有了两堤、两岛,初成规模。
清代(公元17世纪至20世纪)
清代,由于康熙、乾隆等皇帝来到杭州并题咏西湖,西湖及其周围寺庙得到了全面的疏浚与修葺,西湖景观达到全盛,并形成了新的“雍正十八景”和“乾隆二十四景”。
在清康熙年间(1662年—1772年),多次对西湖及杭州河道进行浚治。1689年,康熙第二次南巡时建孤山行宫,浚治西湖。1699年康熙第三次南巡时御题西湖十景4字景名,刻碑建亭,确定了西湖十景的最佳观景点,使西湖十景正式获得了皇家钦定,并传播弥远。
清雍正年间(1723年—1735年),杭州巡抚李卫等再次大规模疏浚西湖,在疏浚西湖的同时,增修“西湖十八景”,并编写了《西湖志》。
清乾隆年间(1736年—1795年),乾隆六次下江南,其间西湖多次疏浚,并由乾隆的品题赋诗形成了“二十四景”。西湖景观达到全盛时期。
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浙江巡抚阮元疏浚西湖,将淤泥在小瀛洲北面堆筑成岛,后人称为“阮公墩”。由此,“两堤三岛”的景观格局形成。这个时期,西湖的影响力空前深远,西湖景观及西湖题材的文学、绘画作品不仅影响了中国皇家造园艺术的发展,也对东亚地区的造园艺术产生了巨大影响。
民国时期(1911年—1949年)
清末民初,西湖周边建造了大批富有特色的别墅和园林建筑,这些园林构筑精巧,大部分完好保存至今。
1912年以后,阻隔城湖之间的城墙逐渐被拆除,1922年修建环湖马路时,将城墙、城门彻底拆除,城湖联系更为紧密。同年苏堤、白堤被改建成碎石路面。辛亥革命后,民国六年(1917年)西湖浚湖局改名西湖工程局,由省管理,用机器从事疏浚。
1924年9月25日,雷峰塔倒塌,西湖十景之一的“雷峰夕照”中的重要景观要素塌毁。当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1928年,苏堤、白堤改铺沥青路面,之后经过历年不断修缮,并重点修复十景御碑亭,初步形成了今天的景观格局,且格局、基础位置、造园意境一仍其旧。
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至今)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西湖作为文物古迹得到正式的保护,并逐步设立起专门的保护管理机构,制定相应的文物保护规章制度。
1951年至1959年,杭州市政府对荒废已久的西湖水域进行大规模清淤疏浚,历时9年。
1960年至1980年对西湖进行了多次疏浚,并对环湖景区和湖中三岛、苏白二堤进行了整治。
1982年,西湖被评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至此,西湖文化景观的保护正式被纳入到国家遗产保护体系之中。
1983年9月,针对杭州西湖景区的资源特点,为实施文物古迹和风景资源的统一管理,杭州市政府将杭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与杭州市园林管理局合并,组建杭州市园林文物管理局,1996年6月更名为杭州市园林文物局,管理包括西湖景区在内的杭州市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园林景点。
1985年,市政府组织杭州市民和专家评选出“新西湖十景”:云栖竹径、满陇桂雨、虎跑梦泉、龙井问茶、九溪烟树、吴山天风、阮墩环碧、黄龙吐翠、玉皇飞云、宝石流霞。新“西湖十景”增添了西湖的韵味,体现了新时代人们对西湖的认识。
2001年起,杭州市开展西湖综合保护工程,通过大力疏浚清淤、整治周边建筑、改善水质等措施,使景观面貌进一步得到改善,“一湖三塔三岛三堤”的世纪之梦得以重圆。到2010年,西湖景区已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7处,浙江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4处,杭州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4处。2002年9月,杭州市政府批准成立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与杭州市园林文物局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的管理体制。2002年,通过雷峰塔遗址考古发掘,保护了遗址并深化了对雷峰塔的研究,进而仿照五代风格于遗址上建造保护设施,使残毁78年的“雷峰夕照”景观得以恢复。2006年,西湖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08年,杭州市进行“三评西湖十景”,景名为:灵隐禅踪、六和听涛、岳墓栖霞、湖滨晴雨、钱祠表忠、万松书缘、杨堤景行、三台云水、梅坞春早、北街梦寻。2011年6月,西湖申遗成功。
 
 
...
扫描二维码,关注龙景园
公司地址:北京朝阳区媒体村天畅园4号楼
24小时电话:15901324468; 010-64528976
邮箱:bjljy_2012@126.com; bjljy_2012@sina.com
本网站部分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本文的文字及图片)来源自网络,一切相关著作权利归属于原作者所有,如有异议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

相关主题

免责条款

Copyright © 2012-2032 bjljy.net 北京龙景园旅游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 130317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