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北京副中心>正文

文化资源塑造城镇风貌

来源 中国文化报 2019-09-13 admin

 

  在制定城镇发展规划的过程中,文化资源始终是影响规划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从整个城市规划来看,文化资源既是规划的起点,又是规划的终点。新的规划从文化遗产所在地外围开始,建筑红线也以抵达文化资源的外围结束。文化资源对中国城镇化的价值,如何高估都不过分。


  在生产力要素中,人们总认为资金是决定性要素。但在城镇化过程中,资金并不一定是压倒性的变量,文化却具有更大的制约作用,并反过来对项目的投入及产出产生积极影响。文化资源对中国城镇化的价值,如何高估都不过分。

  对城市规划的决定性作用

  在制定城镇发展规划过程中,文化资源始终是影响规划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为什么文化资源具有这么重要的地位?因为它具有信息传承与文化标志价值。以故宫为例,北京地名之所以称为“京”,是因为她曾经是京城,而故宫作为皇宫就是对“京”的最直观的证据与注释。今天我们所有的建设不过是这个千年都城的延伸而已。因此,对于城市的历史标志我们只能敬畏,不能损坏。有鉴于此,各地决策者制定城市发展规划时,大多充分听取了文物局、文管所、文化局和文化人士的意见,对于文化遗产始终采取保护态度。新的建筑风貌必须服从于传统,而不是突破。相对于同城其他地区改造的热烈与创新,传统文化资源所在地却只能是比较安静。而一座城市的每一天就是在这样一静一动的韵律中度过的。

  从整个城市规划来看,文化资源既是规划的起点,又是规划的终点。新的规划从文化遗产所在地外围开始,建筑红线也以抵达文化资源的外围结束。可以说,基于文化遗产的规划是中国城镇化规划的重要特征之一。文化资源决定发展规划,决定着城市的格局与市容市貌。

  对市民精神的平衡作用

  城镇化的首要特点之一是城镇人口在短期内的大量聚集。单位空间内建筑物和人的大量增加导致的视距急剧压缩和活动空间的锐减,使人们不知不觉地成了城市的“囚徒”,原本舒坦的心胸和轻松的思维被压迫了,必须有伸展的空间,既要放松大脑,又要伸展肢体。在城市规划中,何处是伸展的空间?答案有两个:一是自然遗产,二是文化遗产。

  自然遗产让人回到原始,文化遗产温暖人的精神。因此,在城镇规划中,必须找出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的边界,作为规划平衡的重要工具。有了河流、山脉、森林、草地和公园,这个城市才宜居;有了庙宇、古街、遗址、博物馆、戏院、老字号等,人们才有去处;有了画家村、戏剧街、主题公园等,人们才能活跃思维。因此,规划者即便是在拥堵的老城边角之地,“螺蛳壳”里也要做出文化的“道场”来,其目的是为了城市的发展,为了市民精神平衡的需要。因此,文化资源之于城市并非可有可无,相反,它是城市安定、发展和繁荣的重要支柱。

  虽然不能直接得出文化资源的多寡决定着城市发展规模的统计性推论,但是从发展现状来看,即便像深圳这类原本是文化沙漠的新兴城市,前期的规划者也给深圳补了“文化课”,建设了世界之窗、锦绣中华和欢乐谷一类的文化娱乐场所,为后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文化资源对于市民精神的调养、对于城镇的可持续性发展意义是重大的。

  对城市经济的辐射作用

  地方政府发展经济,往往从文化资源着手。中国城市经济发展的特点之一是名特新优产品与文化资源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保护与开发并举。招商引资要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今天,中国的地县级城镇几乎都有一个文化节,盛产毛竹有毛竹文化节,盛产药材有药材文化节,盛产板栗有板栗文化节,这些节日年年办,年年有新亮点,年年巩固其强势产业,年年与新的经济发展项目紧密结合起来,每一次节庆活动就是城镇的一个博览盛会,宾馆酒店高朋满座,到处张灯结彩、锣鼓喧天。

  文化资源的旅游功能一旦得到开发,经济效益甚至能达到最大化。企业在文化资源的开发方面也费尽心机,极富创意,这其中尤以日用生活品和传统产业为甚。中国各地的名酒,都是文化酒,品牌往往承载了地方最负盛名的文化。

  中国城市经济的一大特色是在地理经济上,人们习惯于依托文化资源做项目。一旦接近文化资源的项目,其价格就要翻一番或数番。所以,在文化资源的局部地区,在保护区之外,往往是酒店、饭庄和商业林立,住宅楼密布。如果说文化资源需要投入进行保护的话,则其周边和衍生产品的投资带来的经济效益可能远大于保护所需的投入。经济是支撑城市可持续性扩张的基础之一,而文化却是城市经济的支撑。

  没有文化的城镇化是野蛮的城镇,而重视文化平衡建设的城镇化则是以人为本的城镇化,是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评判城镇发展规划的优与劣,推测一个城市的前途,猜想一个城市的梦想是否能够实现,关键要看它是否有文化方面的点睛之笔。

  (本文作者系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研究员)


...
扫描二维码,关注龙景园
公司地址:北京朝阳区媒体村天畅园4号楼
24小时电话:400-030-1357,15901324468; 010-64528976
邮箱:bjljy_2012@126.com; bjljy_2012@sina.com
本网站部分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本文的文字及图片)来源自网络,一切相关著作权利归属于原作者所有,如有异议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主题

免责条款

Copyright © 2012-2022 bjljy.net 北京龙景园旅游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 130317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