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快递>正文

旅游从“封闭小区”向“开放街区”转变

2018-06-10 网络文摘 龙景园 点击量:

全域旅游

全域旅游是相对景点旅游提出的,是在景点旅游基础上产生的,是对景点旅游发展模式的突破,是旅游业发展新形势下的新战略。推进全域旅游发展,要对景点旅游取长补短,扬其成效、避其短板。

景点旅游发展模式是我国旅游业发展初级阶段的产物,是我国旅游业从无到有的“起手式”。各地依托优异的自然风光与厚重的人文遗产,开发建设了一批知名度较高的景区景点,并以此为旅游业的核心吸引物招徕游客,充分发挥景区景点的辐射带动效应,促进旅游饭店、餐饮、交通、购物等要素的协同发展,逐步形成“吃住行游购娱”旅游产业链条。

大众旅游时代到来,景点旅游越来越凸显各种弊端。景点旅游相似于“封闭式小区”,作为在“点”上发力的旅游业发展模式,强调的是景区景点、宾馆饭店、餐饮购物的单体建设与经营,是“孤岛式”旅游。进入“孤岛”需要高额的门票,旅游业固结为广为人民群众诟病的“门票经济”依赖。节假日供给不足的同时,旅游越来越成为人民群众广为接纳的生活方式之一,导致景区景点旺季拥挤不堪,淡季门可罗雀。游客只有在“孤岛”里感受到旅游氛围,体验到旅游的乐趣,周边没有统一的规划与建设,环境杂乱无章,公共服务缺失,欺客宰客等问题频发。

突破景点旅游发展弊端,构建顺应大众旅游时代的全域旅游模式,急需一场类似于“封闭式住宅小区”向“开放式街区”转变的旅游业革命。

全域旅游有别于景点旅游,既不是在某一点上单项突进而不顾及其它,也不是没有重点地在各个方面平均使用力量,“眉毛胡子一把抓”。而是在旅游业发展中既要抓关键、抓重点,又要把握旅游业的综合性、协调性。提倡全域旅游发展,不是否定景点旅游,不是不建景区景点,不是摒弃过去的发展成效;景区景点仍将贯穿于旅游业发展的始终,是观光旅游的核心吸引我,在任何发展阶段都是发展重心,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全域旅游不是全域景区化,不是空间上的全域开发、大拆大建,强调的不是“全部”而是“短板”,是对景点旅游的修正,对发展短板的补齐,最终要实现的是旅游产品、旅游服务、旅游环境等整体健全、综合提升,从以前“只有一个火车头”到如今“人人都是动车组”。

全域旅游作为一种发展战略,是由景点旅游衍生出来的,是对景点旅游的批判性传承,是旅游业从“点上突破”到“面上统筹”的转变。全域旅游体现全面与重点的辩证统一。既要客观地看待由“点”组成的“面”,也要认真地识别“面”上具有的关键“点”,二者不可偏废。全域旅游则是在继承发扬景点旅游优势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把握全局协调系统,弥补景点旅游发展模式的不足与弊端。

但是,全域旅游怎么落到基层的具体实践中?经过一年多的摇旗呐喊与实践探索,不少地方普遍存在不知如何落地的焦虑。改革的设计者和执行者之间,往往存在理解、认识、操作上的固然壁垒,这是普遍遇到的“改革瓶颈”。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旅游业发展的程度极不平衡,旅游业态特征也较丰富。有的地方旅游业发展较早,已经处于旅游产业发展相对完备阶段,有的地方旅游业发展起步晚,还处于建设景区、打造设施的初始阶段。有的地方资源集聚在城市,积极在城市发展全域旅游,有的地方特色在乡村,以乡村为重心发展全域旅游,这两者的工作重点和举措显然是有差别的。因此,处于不同阶段、不同特征,其全域旅游发展的措施、办法、政策都是不一样的。

作为顶层设计者,要通盘考虑全国的情况,找出全国的共性,往往是从宏观和中观层面来提出解决方案。但是,改革的执行者则只要紧扣自身问题,在中观和微观层面来进行落地。这中间就有一个思想转换过程和行为方式的磨合过程。基层对于怎么搞全域旅游,不是完全明白的,存在一些焦虑、疑惑。

如何破解这个普遍的“改革瓶颈”问题?或许有一个办法是管用的,让尽可能多的地方参与全域旅游的创建与摸索,即“广撒网”、“择优而从之”。打个比方——“打江山”的时代,没有兵马也没有粮草,只能给头衔、给番号。给你一个“校尉”,你拉不到兵马,你还是一个兵,你如果拉到千军万马,自然就是“将军”了。

任何点都是系统的点,而任何系统都是有若干点组成的,战略又可分解为若干具体实施的点。全域旅游是结果上的“全”,过程中的“点”。作为“开放式街区”的改革模式,全域旅游有两个要义——“开放”和“共享”。

1
旅游体制机制的“开放式改革”,让旅游发展成为共享红利。全域旅游发展模式是对旅游业综合产业、综合治理、综合协调等属性要求的呼应。旅游业越来越体现出开放性、包容性、渗透性、衍生性等特征,越来越要求从部门抓旅游转变为党政统筹抓旅游,也就越来越需要开放式的改革理念,进行开放式的改革探索。

2
旅游市场秩序的“开放式监管”,全民参与旅游市场的监督监管。全域旅游是游客对旅游的全过程满意。游客对旅游的满意度不仅反映在对景点景区的感官与评价上,交通、住宿、餐饮、公共设施等旅游全过程都是游客满意与否的决定性要素。为此,要以游客评价作为市场监管的重要手段,“好评”就成为企业和经营服务者在市场上的“通行证”,“差评”就是市场对企业和经营服务者的“审判书”。实现“口碑就是市场”的数据化、可量化,把游客评价转变为企业的“信用指标”。

3
旅游公共服务的“开放式营造”,使外来游客与当地居民共享城乡环境。各地旅游业的竞争,已经不仅是景区景点的单一要素的评判,而是包括市场秩序、公共服务、优美环境和资源禀赋等综合实力的较量。一个地方给人的舒适度是全面的、综合的,如果只在景区里感觉舒适,离开景区以后,交通不便利,环境脏乱差,那么景区所带来的舒适感会大打折扣。全域旅游虽然不是全域景区,但要求对景区以外区域的自然、文化和社会资源进行科学整合、适度利用,尊重城乡发展历史、顺应城乡发展规律,依循城乡地形走势,突出城乡地域特色,推动城乡内在改良、外在改容,使城乡建筑环境既具有居住属性,也具有旅游属性;是生态宜居的空间,也是展示城乡人文、历史、情怀的景观存在。

这三个方面的开放式探索,不仅是旅游业的深化改革,也是社会管理的创新,供给侧改革的先行、城乡建设的标尺。因此,为什么可以鼓励尽可能多的地方,动用尽可能多的行政资源,创建尽可能多的全域旅游示范区?因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创建过程,就是一个助推城乡一体化的过程,就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就是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就是现代社会管理创新的过程,就是全面小康社会建成的过程。

...
扫描二维码,关注龙景园
公司地址:北京朝阳区媒体村天畅园4号楼
24小时电话:15901324468; 010-64528976
邮箱:bjljy_2012@126.com; bjljy_2012@sina.com
本网站部分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本文的文字及图片)来源自网络,一切相关著作权利归属于原作者所有,如有异议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

相关主题

免责条款

Copyright © 2012-2032 bjljy.net 北京龙景园旅游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 130317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