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快递>正文

探路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留住消失的工业文明

2015-08-13 北京龙景园 龙景园 点击量: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发展,各地纷纷推进“退二进三”、“腾笼换鸟”的工业企业搬迁行动,工业企业搬离市区后,如何面对大片工业遗址,保存这些反映时代特征、记录人类文明的工业遗存,合理利用工业遗产使之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中国城市网将陆续推出“探路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系列文章,客观分析工业遗产现状,深入研究工业遗产保护价值,广泛探讨工业遗产利用模式。

工业遗产

工业遗产,近现代化进程中的特殊遗存

什么是工业遗产?

工业遗产是指具有历史学、社会学、建筑学和技术、审美启智以及科研价值的工业文化遗存。这些遗存既包括工厂、车间、作坊、矿场等不可移动文物,也包括机器设备、工具、档案等可移动文物,还包括工艺流程、传统工艺技能等非物质工业文化遗存。

工业遗产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民族工业、国外资本工业,以及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在中国大地上留下了各具特色的遗产,它们构成了中国工业遗产的主体,反映了中国工业化时代的特征。

根据近现代工业的发展脉络,我国工业遗产主要包括:

从清末洋务运动到民国时期的工业遗产,如上海江南造船厂、兰州通用制造厂的前身甘肃制造局等;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民族工业,如重庆钢铁集团、重庆兵工厂等;

新中国成立后“一五”、“二五”等时期大规模建设的工业历史遗存,如洛阳涧西工业区、沈阳铁西工业区等。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认为,工业遗产作为城市近现代化进程中的特殊遗存,是“阅读城市”的重要物质依托。认定和保存有价值、有特点的工业遗产,并加以合理利用,对于维护城市历史风貌、改变“千篇一律”的城市面孔、保持生机勃勃的地方特色,具有特殊意义。

现状:工业遗产屡成城市建设的“牺牲品”

近年来,世界各国对工业遗产保护越来越重视,目前已有23个国家的43项工业遗产列入世界保护名录,但我国仅有都江堰水利工程1项广义工业遗产列入其中。按理说,我国工业化历程并不遥远,建国后沿袭前苏联工业立国思路,工业城市遍地开花,但何以列入名录如此之少?

据调查,近十几年来,北京拆除了近2000万平方米可改造利用的工业建筑,上海北外滩地区经历多年的高强度开发,已将东大名路以南的绝大多数工业遗产悉数拆除,现存的耶松船厂旧址等也被周边高层建筑区所环绕。

除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外,其他二、三线城市的工业遗产现状也不容乐观:

曾是世界三大浮法玻璃企业之一的洛阳玻璃厂,在政府打造文化旅游产业园项目是被拆得片甲不留;

甘肃近现代工业的开端、左宗棠于1872年设立的甘肃制造局建筑遗址,也难逃厄运,于2004年被拆除;

就连已经编制好再利用规划、由匈牙利援建的成都无缝钢管厂,也因顶不住土地出让的巨大压力,厂房设备在两周内被全部拆光。

工业遗产

工业遗产消失,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首先,随着城市发展,工业企业被不断扩展的城区包围在内,客观上对城市整体功能的划分形成阻碍,很多工业区在新一轮的城市总体规划中被赋予了新的城市功能。

其次,大部分的工业企业多为重化工企业,对城市环境和居民生活也构成潜在威胁,老企业搬迁、老厂址改造也是城市发展的必然;

同时,在城市土地资源日益稀缺、城市人口不断扩大的背景下,城市管理者有很大动力拆除这些老厂房,让位于住宅、商厦和写字楼。工业遗产屡成城市建设“牺牲品”的原因,归根结底,还是缺乏全局规划和长远眼光,低估了工业遗产价值,没有协调好城市发展与工业遗产保护之间的关系。

保护:观念障碍与发展契机并存

当一座厂房或作坊不再具有经济意义的时候,是否应当作为历史的垃圾被清除掉?

...
扫描二维码,关注龙景园
公司地址:北京朝阳区媒体村天畅园4号楼
24小时电话:15901324468; 010-64528976
邮箱:bjljy_2012@126.com; bjljy_2012@sina.com
本网站部分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本文的文字及图片)来源自网络,一切相关著作权利归属于原作者所有,如有异议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

相关主题

免责条款

Copyright © 2012-2032 bjljy.net 北京龙景园旅游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 130317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