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快递>正文

理性与必然——从经济视角透析中国城市建设问题

2018-06-01 龙景园网 龙景园 点击量:

鸟巢夜景

一、引子
 
近些年,国内出现了很多奇奇怪怪的建筑,而且数量之多,怪异程度之大,令人瞠目。如今越来越多的国人意识到这个问题,无论是普通民众、专业人士,还是政府领导都在关注这一现象。
 
这种现象从浅层面看是审美问题,但向深层次挖掘,会发现这是一个包含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在内的错综复杂的问题,而经济在其中的影响不可忽视。
 
中国过去三十多年的经济发展让世人惊叹,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但同时应理性看到,人均收入水平较低,经济结构还不够完善,未来发展还存在诸多困难。
 
但人们往往在经济发展良好的时候,会不由自主的趋于乐观,从而引发诸多盲目行为,给未来留下隐患,这种情况在中国近些年的城市建设中表现尤为突出。
 
二、现象
 
回顾中国城市建设过去三十多年,可以看到:
 
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城市建设是围绕满足城市居民基本生活条件而发展的;
 
1990年前后,中国的城市建设伴随经济的发展进入稳定增长期;
 
2003年后,中国城市建设与经济同步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尤其近些年呈现出爆炸式增长,正是在这种一路狂飙式的发展中,中国城市建设中逐渐暴露出的现象让人担忧。
 

城市建设

1980-2013年中国建筑业生产总产值(亿元)

 
现象之一:城市建设超经济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许多地方逐渐富裕起来;与此同时,不断增多的经济活动对城市建设的要求也在提高。在“有钱”与“有需求”这两个原因共同作用下,很多地区的城市建设在过去一段时间的确发展很快。
 
当人面对眼前发展良好的态势(即使这种情况是阶段性的),也不禁会对未来充满乐观,并将预期放大,这种心态反映在城市建设方面就是“贪大”。
 
许多地方的城市规划被一扩再扩,不再考虑未来实际经济发展的可能性与合理性,城市像摊大饼一样无序蔓延。
 
当城市发展远远超出经济发展需求后,不但造成建设的浪费,同时也会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桎梏。现在,很多城市随着城市空间的扩张,交通成本在不断提高,随之而来的拥堵与汽车尾气排放对环境的影响等因素,逐渐成为城市发展的瓶颈。
 
现象之二:城市建设被过度作为拉动经济的手段
 
经济发展是城市建设的基础,城市建设反过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经济的发展,这是不争的事实。
 
过去30年间,建筑业对中国经济的贡献是巨大的,其增长和波动周期与我国经济的增长和波动保持着惊人的同步。同时,建筑业生产总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在逐年提高,2013年达到了28%(还未计入建筑业带动的相关产业的产值),其中作为建筑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城市建设自然功不可没。
 

城市建设

城市建设
1980-2013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与同期建筑业生产总产值增长趋势比较(上图为国民生产总值,下图为建筑业总产值)

城市建设
2014-2013我国建筑业总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比

 
近些年,很多地方将城市建设作为刺激当地经济发展的手段,也确实获得了一定的财富。为了追求更多的经济利益,“图快”成为城市建设上另一个突出的现象。
 
很多城市在基础市政条件不足、城市公共资源配套不完善的情况下,强行发展能够快速获利的建设类型(如商品房)。这种单一类型建筑短期内大量出现,不但造成建设浪费,透支未来资源,同时也不符合城镇化发展的需要,不能满足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需要,也必将被人们所抛弃,如今国内很多“鬼城”的出现就是由此产生的。

现象之三:城市建设成为标榜经济发达的展品
 
无论从发展需要,还是自身具备的经济实力来说,经济发达地区的城市建设水平自然会高,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但近些年,国内很多城市(包括经济不发达地区)攀比经济发达地区,大兴土木建设了很多高标准建筑,他们认为这些高水平的城市建设能够向人们证实其经济实力。这个现象反映在城市建设中,就是对“怪”和“高”的追捧。
 
“怪”建筑与“高”建筑在建设及使用成本上超出一般建筑很多,即便这些建筑在耗费大量资金勉强建成后,往往也会因为城市经济不能继续支撑其使用而真正成为“展品”。

 城市建设

中国与世界范围超高层状况比较

三、问题
 
三个现象虽然是分开阐述的,但在现实中常常是交织在一起共同呈现的,其带来的问题也是复杂多样的。
 
从当下看,大城市中的“出行难”、“看病难”、“教育难”等问题都是“贪大”、“图快”的产物。
 
城市在不断扩大,容纳人口在不断增加,但交通、医疗、文化、教育等配套建设跟不上,是这些“城市病”的病因。
 
从长远看,如果这三个现象泛滥,所造成的能源浪费、自然资源透支、环境破坏等问题都将成为毁灭城市的罪魁祸首。
 
更值得关注的是,这三个现象的叠加已经对中国的城市建筑文化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千城一面”、“超高层比拼”、“奇奇怪怪的建筑”等问题相继出现,正如评论家陈丹青指出:目前中国的城市建设是“失控的建筑”。
 
四、分析
 
这些现象和问题的出现,从经济角度来看主要由以下两个认知上的偏差所导致:
 
1.对“城市建设”和“城镇化”概念认知的偏差
 
很多人认为城市规模扩大了,建了高楼大厦,就是城镇化了,这个认知是片面的。城镇化严格来说是一个经济概念,是一个包含多产业协调、长期的、复杂的经济发展过程。
 
从这个角度来看,城市建设应该是为了满足城镇化发展需求的一种手段,城市建设的规模、速度、类型等都应与城镇化发展相适应,脱离城镇化规律的盲目城市建设势必会引发诸多问题。
 
2.对“城镇化”与“经济发展水平”二者关系认知的偏差
 
城镇化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关的,但城镇化绝不是用经济发展水平高低一个指标来衡量的。
 
不可否认,在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城市建设中会出现一些“大、快、怪”的情况,但这些并不能够代表该地区的城镇化发展良好。因为城镇化的原则是以人为本,目标是为了让人们生活的更好,代表的是 人类文明的进步。换句话说,高水准的城镇化不是必须通过“贪大”、“图快”、“求怪”这些手段来实现。

五、反思
 
德国经济学家安德鲁.劳伦斯(Andrew Lawrence)提出过这样的论述:“摩天大楼立项之时,即是经济过热时期。”
 
在经济高速发展刺激之下,人们或是出于对未来经济发展的乐观判断,或是希望经济发展的更快,或是急于标榜其经济实力,城市建设被这些非理性思维所裹挟发展,脱离自身发展规律,势必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从这个角度看,这些现 象的出现是发展中的问题,是有其必然的一面。
 
但同时,劳伦斯继续论述到:“而摩天大楼建成之日,即是经济衰退之时。”这就是经济学上著名的“劳伦斯魔咒”。这个说法虽有其片面之处,但也反映出经济在高速发展后都会出现周期性下降,并与城市建设有着一定的关联。
 

城市建设
劳伦斯魔咒

 
纵观历史,人类经济是在波动中发展前进的,有高峰也有低谷。如果在经济上行阶段盲目建设,当经济下行时,将为此付出惨痛的代价。环顾美国、日本、马来西亚等其他国家,可以发现在这些国家在其经济高速发展阶段,也曾出现过类似中国当下城市建设中的现象和问题。
 
我们不禁要问,既然这些现象和问题是一种发展的必然,而且其他国家也有这样的情况,是否我们就不用担心呢?
 
我想这个问题还要结合国情来看:当今中国拥有世界四分之一人口、其建设量世界第一,预计到2020年将占到全世界建设量的20%,其巨大的人口与建设基数使 得我们即便是一个小小的失误也会被无限放大。
 
同时,我国的经济发展正处于速度转换的关键期,对于国民经济至关重要的城市建设在这个阶段更不能出现偏差。
 
六、结语
 
正如人的成长要经历青春期,而青春期会出现很多问题一样,这是人类生长发育的必然。
 
中国当今城市建设中出现的一些现象和问题也是发展中的问题,不可否认有其必然的一面。但既然我们已经知道这是一定阶段发展的必然,同时我们也清楚了解这种必然所要付出的代价,那么我们是否需要更加克制,去运用理性的思考来面对未来呢?
 
...
扫描二维码,关注龙景园
公司地址:北京朝阳区媒体村天畅园4号楼
24小时电话:15901324468; 010-64528976
邮箱:bjljy_2012@126.com; bjljy_2012@sina.com
本网站部分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本文的文字及图片)来源自网络,一切相关著作权利归属于原作者所有,如有异议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

相关主题

免责条款

Copyright © 2012-2032 bjljy.net 北京龙景园旅游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 130317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