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快递>正文

宗教信仰在当今的生存状态和发展趋势分析

2018-06-07 佛旅网 张祝平 点击量:

        宗教信众群体庞大,构成趋于复杂。随着民间宗教信仰的持续复苏,宗教信众遍及城乡各地,扩散至各种人群、各种阶层。然而,由于民间宗教信仰的弥散性与非制度性,宗教信众的数字难以确切统计。当下我国民间宗教信仰的信众分布广泛,构成复杂,总体情况是:女性略多于男性,以中老年为主,涵盖各年龄层次;以农民为主,涵盖各行各业;以高中毕业以下为主,涵盖各学历层次,既有“贫困人口”也有“达官显贵”。

 

宗教旅游

        宗教信仰场所增多,宗教庙宇建筑规模越来越大。浙江、福建一带,民间宗教信仰活动场所从繁华的市区到穷乡僻壤,无处不在。以浙江温州瓯北镇为例:全镇19个村,共有大小宗教庙宇50多座。其中千石村约4000人,有大小寺庙十多座;东联村约1500人,建有各类宗教庙宇11座。据我们调查,福建、浙江等地庙宇复建、新建和快速增长之势在汉民族地区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代表性。与宗教庙宇增多现象相伴生的是宗教庙宇的滥建和新建庙宇的繁华之象。2005年以来,各地新建、重建庙宇的速度趋缓,但新建宗教庙宇的规模越来越大。这与乡村民众的攀比心理有关,也与各地热衷于依托宗教活动场所开发旅游景观有关。
 
        宗教信仰组织形式多样,总体趋于规范,但乱象依存。改革开放以来,围绕着乡村庙宇的重建、日常宗教信仰活动的开展,各种形式的庙宇管理组织、祭祀组织等应运重生。一是以组建村庙理事会成为主导趋势,并逐步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运作机制,使村庙的管理有了初步的“规矩”;二是村庄“老年人协会”管理村庙事务成为一大特色;三是出现了个人承包经营等村庙管理的新形式。承包经营村庙的情况多数发生在旅游景区中,承包者主要通过经营香火等赚取利润,其间乱象纷呈,侵害信众利益和制造迷信氛围的情况时有发生,应当更加引起重视。
 
        宗教信仰文化经济化,民间宗教信仰神圣性趋于消褪。当下,各地民间宗教信仰的存在发展,主要依赖3种模式:一是自发传承模式。这种模式靠信众自发的力量来维持和推动,以重建或新建村庙为中心,处于自生自养的状态。二是“非遗”保护模式。这种模式主要依赖宣传和推动,以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为主要方式,吸引政府的关注和参与。三是经济开发模式。这种模式以政府为主导,以开发旅游资源为中心,以发展地方经济为目的。大量的事实表明,各地热衷于民间宗教信仰仪式活动的“非遗化”,其中一个重要的诱因还在于民俗文化的经济化潜力。
 
        主动贴近主流话语,民间宗教信仰谋求合法性的意愿趋于强烈。一是谋求宗教庙宇重建的合法性。常见的有效途径是:打着修建老人协会会馆的名义将宗教庙宇建到新住宅区里;通过“打文物牌”来重建宗教庙宇或保护宗教庙宇不被拆除;打发展旅游牌。二是谋求民间信仰活动开展的合法性。乡村民众为了庆祝丰收,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便集资搞一些娱乐活动,如聚餐、斋醮、酬神演戏、游神巡境等,还要到山上的庙里烧香求神。这些活动全凭村民自愿,政府也不便管理。通常,村庙管委会成员也总是能想出很多办法使宗教信仰活动融入主流话语系统,应对相关部门对他们的种种限制。三是依附宗教。由于民间宗教信仰活动中多会聘请道士作为仪式的主持者及人神之间沟通的中介者,以及民众对佛的虔诚与尊崇,因此,众多中小型宗教庙宇会主动要求宗教管理部门按照道教或佛教活动场所给予登记“正名”。
 
        乡村宗教信仰传统出现“三足鼎立”格局,民间信仰在其中趋于守势。所谓乡村宗教信仰传统的“三足鼎立”格局,即祖先崇拜等民间信仰活动的复苏和延袭、基督教的教派教支多有存在且发展势头强劲,农村邪教频遭打击却仍有存在的根基。总体上看,祖先崇拜等民间宗教信仰活动成了民众自己的事情,丧失了建构的主体,多处于守势。但是,基督教的教派教支恰恰与此趋势大不一样,处于扩张发展时期。在各地的调查中,我们也深切地感受到,基督教的当代中国化进程及其在中国乡村社会的生存百态,既给中国农村带来了新的气息,更面临着重重现实困境,其与中国本土宗教信仰文化基质在不断发生冲突,不容忽视。
 
        民间宗教信仰活动频繁,并呈现“高端化”趋势。我们发现,在村庄治理实践中,一些村官们往往还会通过推动村庙这一地域性形象标志的建设来提升自身在村落中的影响力。具体表现为,在村庙建设中出谋划策,上下疏通,带头捐款,以及推动群体性民间宗教信仰活动开展等。由于村官们和村庄先富群体的推动,农村重建新建宗教庙宇、祠堂成风,宗教祭拜仪式活动兴盛,花费巨大,普通民众负担沉重。尽管各项活动多是自愿捐助,且农村富人会毫不吝惜地大额捐助,建设和活动经费无须普通村民过多担忧,但大多数信众认为,“建庙烧香拜佛这些事情理应自己掏钱”,且捐助情况都要在庙里公布,“没捐或捐少了,面子上也过不去”。
 
        民间宗教信仰的过度娱乐化倾向日渐突出。自古以来,“歌舞媚神”和“演戏酬神”的传统,为贫乏的农村社区文化生活注入了无限活力。正因为民间宗教信仰活动娱神娱人的特性,才受到人们的欢迎。但近年来,这种娱乐性显得有些过度,民间宗教信仰的神秘性渐褪,种种低俗化、庸俗化、媚俗化的民俗活动层出不穷,使民间信仰变浅薄。
...
扫描二维码,关注龙景园
公司地址:北京朝阳区媒体村天畅园4号楼
24小时电话:15901324468; 010-64528976
邮箱:bjljy_2012@126.com; bjljy_2012@sina.com
本网站部分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本文的文字及图片)来源自网络,一切相关著作权利归属于原作者所有,如有异议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

相关主题

免责条款

Copyright © 2012-2032 bjljy.net 北京龙景园旅游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 130317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