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网络文摘 2018-06-07 龙景园
面向中国建设人本城市的新形势,需要倡导以日常生活的“智慧”化为目标的智慧城市规划与管理新模式:
一方面,基于个体行为,进行城市空间结构(如土地利用布局)、城市时间结构(如公共服务设施运营时间)的优化调控,保证城市时空间结构与居民生活活动需求相匹配,为居民日常生活的“智慧”化提供城市物质环境的基本保障;
另一方面,面向个体行为,实施直接的行为引导,通过软性政策、信息化手段辅助居民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智慧的行为决策,引导居民形成智慧、健康、低碳的行为模式与生活方式,以居民日常生活的“智慧”化来实现智慧城市。因此,基于时空间行为的、人本导向的智慧城市规划与管理包括基于个体行为的生活空间规划、生活时间规划,以及面向个体行为的城市居民行为引导。
1、智慧城市的生活空间规划目前,中国的城市规划往往根据城市经济发展战略确定城市空间发展方向、城市新的增长极、重点开发区域以及产业空间布局,通过预测人口总体规模、用地比例标准配给配套的居住用地、设施用地等组合形成城市空间结构,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以经济增长为目标、以空间供给为导向、优先考虑产业空间,而将居民生活空间作为配套功能的规划模式。但是,近年来大城市中心城区土地开发趋于饱和,城市居民的移动性需求持续增加,居民的时空间需求也日趋多样化,而相关规划已难以有效应对日益复杂的城市问题(如城市社会空间分异、职住不平衡加剧、居民时空可达性降低、居民健康与生活质量下降、城市空气环境恶化等城市病)。
在此背景下,中国的城市规划有必要突破现有的城市空间结构规划模式,在规划中着重强调宏观城市发展与微观日常生活的协同,将规划的思维方式从“以产业功能区为节点、以经济联系为轴带”转向“以居民生活圈为节点、以居民活动路径为轴带”,倡导以社会及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空间需求为导向、以居民生活空间体系为核心内容的城市空间结构规划新模式。城市生活空间反映城市居民通勤、购物、休闲等活动与城市实体空间的互动关系,通过刻画城市居民活动的空间范围并与城市土地利用进行关联、叠置分析,识别居民频繁到访或潜在使用的区域、设施,从而将城市居民日常活动的时空间模式及需求特征投影在城市实体空间上。因此,在城市实体空间的基础上,根据城市居民不同类型、不同发生频率、不同时空尺度的活动 - 移动行为形成的活动空间,可建立“日常生活圈 - 通勤活动圈 - 城市生活圈”层级结构的城市居民生活空间体系,作为生活空间导向的城市空间结构的核心。
基于“日常生活圈 - 通勤活动圈 - 城市生活圈”层级结构的城市居民生活空间体系,可实施以生活空间为导向的城市空间结构规划,在发展自我平衡与支持的居民日常生活圈的基础上,借鉴西方边缘城市等城市空间区域化的组织策略,建设郊区活动中心,并以紧凑型多中心带动组团紧凑,完善保障性设施等民生规划,发展组团内微循环交通,使郊区成为居民真正的日常生活空间,形成“多层级、相对独立、有机组织、网络联系”的中心体系,建构“生活圈、小组团、多中心”的城市空间与社会形态。2、智慧城市的生活时间规划
中国现有的城市社区规划以居住用地开发、居住小区建设为主要内容,根据社区人口规模决定用地开发强度、社区功能布局及配套设施数量,在数量上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这类社区规划着重在居住区开发阶段完成服务配套建设,而较少考虑开发完成之后,社区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对相关配套设施、公共服务及公共空间的利用状况,所以传统的以空间供给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目标的居住区开发理应转向以生活时间调控为导向、以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为目标的社区规划或社会规划,根据居民日常活动的时空规律,调控社区内公共设施或公共服务的开放时间、调整公共设施在不同时间段内的开放功能,能有效平衡社区公共服务的时空供给与居民活动的时空需求,提高社区居民的时空可达性以及居民的生活质量,并增加在社区中参与活动并发生邻里社会交往的机会。基于上述认识,智慧城市的生活时空规划具体应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社区公共设施或公共服务的运营时间规划。在城市居民时空大数据的基础上,分析居民行为时空路径,挖掘居民的整日潜在活动空间,考察潜在活动空间内各类设施开放时间与居民时间安排的匹配关系,从而根据居民活动的时空规律及其动态预测,灵活调控社区公共设施、公共服务的运用时间。第二,社区公共设施功能的动态调整。从居民日常活动的时间节奏出发,根据居民活动需求的时间分布规律对社区公共设施的功能进行动态调整,以提高设施的利用率、因时制宜地满足居民各类活动的需求。例如,将放学后的中小学运动场馆调整为公共体育设施、社区居民开放,将下班后邻近办公用地的停车场调整为公共停车场、疏解社区内停车压力等。通过上述城市生活时间规划措施,能增加社区居民对社区公共设施与公共服务的可达机会,切实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并且通过社区生活组织的优化,能有效增加社区公共空间的利用,增进社区的邻里互动,提高社区建设与管理的居民参与度,增进居民的社区认同感,实现社区规划的根本目标。
3、智慧城市的居民行为引导智慧城市规划的最终目标是通过城市居民智慧、健康、低碳的行为模式与生活方式维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智慧城市规划除了上述城市时空间规划措施外,还需着重对居民智慧化的行为模式与生活方式的培育,将居民视为“智慧”的主体,从“满足行为需求”向“管理行为需求”革新,引导城市居民形成智慧、健康、低碳的行为模式,从而反作用于城市时空间,以智慧的城市生活方式参与可持续城市的建设。
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已有针对居民日常出行的规划引导的实践,基于居民出行需求管理的思路,通过提供个性化的交通信息和出行方案,结合认识层面的劝服诱导和公共交通奖励等手段,辅助交通使用者及其家庭成员自愿改变出行习惯,选择绿色、健康的出行方式,实现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降低出行碳排放等目标。但这类研究的范围还局限在出行行为上,对交通过程的分析只局限在交通决策端,鲜有面向居民完整的活动 - 移动路径的分析与规划实践;并且对决策、制约、时间空间、时空间预算与收支等的理解还有待深化。
因此,中国的城市规划需要将已有的个人出行规划升级为城市居民行为规划,依托智能手机等移动互联的终端信息发布平台,结合劝服诱导等软性政策,对城市居民日常行为模式进行引导与调控,规划每日活动模式,辅助居民做出智慧的活动时空决策,逐步形成智慧、健康、低碳的生活方式。例如,可以结合用户的活动模式与交通出行方式,向居民发布每日活动与出行中的能量消耗、污染物排放量等信息;也可以在用户制定整日活动计划的过程中,通过次序选择集,引导居民选择就近活动,减少不必要的交通出行;或提供各项活动的邻近公交站点分布、公共交通时刻、公共自行车租赁点信息、绿色出行奖励信息,引导居民以绿色出行为导向制定整日活动计划;另外,鼓励居民共车出行,并提供搜寻共车出行车辆、搜寻出行同伴、预约结伴的渠道;引导居民增加户外休闲、体育锻炼、非机动出行、社会交往等健康相关行为的时间分配等。总之,通过面向智慧、低碳生活方式的行为规划措施,引导居民行为模式与城市发展目标相协同,维持城市社会系统有序、健康、可持续地运作。4结语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加速与深化,传统的城镇发展与城市规划模式亟待转型与革新,而大数据与智慧城市为这种革新提供了机遇与挑战。以人为本业已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智慧城市应该是人本城市与信息城市的紧密结合,既需要依托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也需要贯彻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Copyright © 2012-2022 bjljy.net 北京龙景园旅游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 130317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