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的发展模式
A是吸引中心,作为吸引中心,成为发展的亮点,不仅吸引了游客,也吸引了政府。由于这样的项目需要大投入,市场也需要培育,所以有可能在直接经营上形成亏损局面。这样,一方面需要开发者的远见卓识,另一方面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
B是利润中心,目前的一般形式是配套房地产建设,长远也会形成其他方式。
C是文化中心,衍生发展。从而延长产业链,扩大产业面,形成产业群,构造文化旅游产业聚集区的总体模式。通过市场,聚集人气;通过政策,聚集商气;通过创意,聚集文气,最终聚集衍生产业的发展。
4、组合度与优化度
资源的认识和评价除了独特性和品位之外,在实践中,更重要的是组合度,涉及到区位、时间、资源品种的互补等。同理,在产品层面上,就是优化度问题。产品组合,空间组合,市场组合,时间组合。
5、综合推进
一是复合型资源,自然、历史、文化、生态、物产;
二是综合性利用,观光、休闲、度假、娱乐、运动、体验;
三是空间扩大,自然空间、生活空间、精神空间;
四是形成生活型产品,差异环境、悠闲心态、品质生活。
6、经营模式
初级阶段:单一景区,单一观光,单一主题,单一市场,单一门票。
模式的转换:产品丰富,形象变化,品牌提升。
第一,景区开发的商业模式:
卖什么?
一是卖手续,实质是卖关系,这是最不可取的做法;
二是卖理念,载体是规划;
三是卖门票,仍然是长期主体收入;
四是卖名气,根本是创品牌;
五是卖土地,本质上是卖升值空间;
六是卖项目,是卖市场升值后形成的溢价区间;
七是卖综合,形成产业链条;
八是卖股份,形成多方式资本运作。
第二,景区经营的商业模式:
做什么?
一是做品牌;
二是做环境;
三是做知识;
四是做文化;
五是做娱乐;
六是做商品;
七是做体验;
八是做成长空间;
九是做商业机会。
7、聚集化
传统观光模式:以观光资源为主,依托性强,分散布局,规模较小,有什么干什么。
转型升级模式:以市场需求为主,创新性强,集中布局,规模较大,需要什么干什么。
一是景区:以资源为依托;
二是旅游区:在资源基础上扩充;
三是旅游产业聚集区:资金密集,智力密集,人才密集,全面创新。范围大,设施全,市场品牌突出。
依托相应资源,以旅游设施聚集为主体形成的规模性区域。大产业,项目聚合,集约经营,区域集中。要素聚集,功能聚集,品牌聚集,需求聚集,娱乐聚集。
在实践过程中,已经创造了三类模式。
一是华侨城模式,可以简称为用地模式,即旅游加地产模式,把土地资源的利用最大化;
二是港中旅的海泉湾模式,可以简称为造地模式,通过海滨滩涂造地,一步到位,直接建设旅游小镇;
三是西安曲江新区模式,可以简称为提地模式,通过成片开发,项目运作,提升土地价值。
8、整合模式
全面策划、完整规划、品牌当先、开拓市场、吸引投资、完善产品、突出品牌,形成良性循环。需求链、服务链、产业链、资金链,品牌商、渠道商、运营商、生产商。生态环境创造根本优势,产业聚集形成发展基础,主题功能确定合理区域,文化积淀构造品牌基础。
规划就是财富,环境就是资本,结构就是效益。
9、重中之重
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的统一性
一是创品牌:资源品牌,产品品牌,市场品牌;
二是重营销:资金预留,人才预留,方式预留;
三是强管理:团队,专业化,职业化。
10、广义景区投资
一流资源八十年代进入市场,二流资源九十年代进入市场,现在还剩什么?偏远地区、个别地区可能还有顶级的观光资源,全国不超过十个,我基本上一年要跑二百天,至少要看五六百个景区、景点,每年可能发现一个。但是全国不超过十个,而且这十个恰恰都在于偏远。
但是从广义景区来看,则机会大把。
一是景区到境区。
景是热闹,境是深化,美好环境,体验境界,深入感受,幸福享受。这是一个境区的概念,所以我们不能把精力还集中放在所谓的景观资源上。比如说无锡灵山的五期工程,为了种青苔,董事长和工人试验了五次,董事长说这是禅意小镇,没有青苔就没有禅意,工人说种花种树种草我都没有问题,种青苔从来没种过,试验了五次,把青苔种出来了。今年9月28号开城,我相信就会非常有味道,这就培育一种境界。
二是度假区,文化区,生态区,运动区,娱乐区。
为什么非得带这顶景区的帽子呢?这都是一个广义景区投资的概念。
三是景区与乡村旅游的结合,相得益彰。
比如说这些景区,从资源上来说一般般,非得强努着做,也做不成,可是如果和乡村旅游结合到一起,就会形成一个相得益彰的格局。
广义旅游的理解六个无
旅游资源无限制,差异吸引;
旅游行为无框架,合法底线;
旅游体验无穷尽,古今中外;
旅游消费无止境,兴高采烈;
旅游产业无边界,全面覆盖;
旅游发展无约束,创意为王。
说到底,契合人性,才有文化性,自有商业性。所以我觉得对于景区大发展的格局,我们需要一些思考,尤其对每一个具体的项目,我们需要具体看待,这样才能谋求一个健康发展、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