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精彩研究>

高价格、二次门票等情况最让旅游者反感
不能捡了门票和景区内二次消费的“芝麻” 丢了大旅游消费市场的“西瓜”。作为主要旅游吸引物的景区,对当地的最大贡献应该是吸引旅游者到此。只有大量的旅游者前来,才能在当地产生食、住、行、游、购、娱等各项消费,带动当地经济。
文化旅游也该“打打假”
近年来,文化旅游热度渐增。数据显示,2017年文化遗产类景区总体预订情况呈火热态势。今年端午三天假期,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8910万人次,同比增长7.9%。然而,在群众的文化旅游需求高速增长的当下,景区导游随意讲解、编造一些奇闻轶事等现象十分常见,严重
景区搞成“野史集散地”,不可不察
近年来,文化旅游热度渐增。数据显示,2017年文化遗产类景区总体预订情况呈火热态势,同比2016年增长高达1.3倍。今年端午三天假期,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8910万人次,同比增长7.9%。 然而,在群众的文化旅游需求高速增长的当下,景区导游随意讲解、编造一些奇

购物中心频繁跨界旅游业
在全域旅游带动之下,商业+旅游让购物中心尝到了甜头。一方面是商场在向旅游跨界,另一方面旅游大鳄也在向零售商业靠拢。不过,有专家表示,该模式虽然美好,但也会出现同质化的危险,特别是举办活动如果陷入千篇一律的境地,效果恐怕适得其反。 商业界旅游

外表光鲜的人工智能,如何才能真赚钱
在AI创投界,仍有一个问题悬而未决:AI创业最可行的商业模式,依旧模糊不堪。
人工智能与垂直行业的相遇,可细分为“AI+行业”和“行业+AI”。“AI+行业”是指在AI革命来临前,世间不存在这样的产业,譬如无人驾驶和智能音箱,开辟了一条全新的产业链,创业
央视“大裤衩”的暧昧寓意
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这座被戏称为“大裤衩”的建筑交织着天才和荒谬、梦想与荣耀、权力跟罪责、真理和谎语,你可以从各个角度去解读它的寓意,它的出现正在改写北京建筑和中国传媒的历史。
联商巡店:成为县级商业体标杆,它凭什么?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县级城市是整个体系中最基础的层次,如今也成为商业地产的新战场,商业体纷纷布局,竞争异常激烈。去年,广东梅州蕉岭县有一个商业项目正式亮相,轰动一时,被誉为县级商业体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