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北京龙景园 2015-11-10 龙景园
在祕鲁的小村庄,有一座名为奎斯瓦洽卡 (Q’eswachaka) 的桥,它每年都会被重建一次,而且整个重建过程只需要花3天!材料则是只用了当地的野草?!
这座桥从印加帝国时代,就一直在同样的地点被重建,这个建造方式是代代流传下来的传统方法。
当地居民会先割草,然后蒐集起来经过敲打后、让它可以用来编织并且变得更强韧
接着,女人们把一根一根的草编成细绳。
男人们再把30条细绳集合成粗绳。
男人们会集结起来用力拉扯粗绳、以让粗绳足够延展。
接着再把3条粗绳编织在一起,像绑辫子一样。
编好的绳子会当作桥的主干,最后将做为主干的绳子再拉长一次后,就准备把它搬到架桥的地点了。
旧的桥会被用来把主干拉到对岸,等到新的桥身到位后、旧的桥就会被切断直接掉进河里。
一个完全零污染的概念!居民会花一整天把主干拉紧、并且准备将桥完成。这些支撑用的主干会被固定在峡谷两岸的大石头下。
主干固定好后,就轮到这位名叫维克多利安诺 (Victoriano Arisapana) 的建筑师上场了。他是继承了家族相传的造桥工艺、是这座桥的主要建筑师。
维克多利安诺表示,他的父亲在他12岁时就将这项技艺传给他,他非常爱这座桥、就像自己的儿子一样。
整座桥由4条当作地板的主干和两条扶手组成。这个编织过程从早开始,维克多利安诺会从一端编织,另一位工人从另一端编织,直到他们在桥的中央碰头。
整座桥的结构惊人地坚固,可以承受几十个人的重量!
这座绳桥完工后,村民们会聚在一起庆祝新桥完成,让这项延续超过300年的传统划下美丽的句点!
这样的传统能一直流传到今天真是太美了,但是维克多利安诺其实也被称为「最后的造桥大师」,因为他的儿女和村庄其他的孩子们都已经接受了现代教育,孩子们未来要留在村庄继承传统、或是离开村庄去见识更大的世界,就不是长辈们能够控制的了。 不过,希望至少能有一个孩子留下来,让这座被居民深爱的桥能够继续传承下去!
Copyright © 2012-2022 bjljy.net 北京龙景园旅游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 130317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