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景园机构:龙景园旅游智业网 | 龙景园旅游规划设计院
首页>非遗文化>

丝绸之路旅游开发的思考


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被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是一件让大家都十分高兴的事情,因为这不仅是对前人留下的遗产的高度评价,增强了相关遗产地的国际知名度,同时也为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带来了极佳的机遇。这也意味着我们又面临着更多

非遗保护众说纷纭,非遗开发踽踽独行


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又称口头遗产或无形遗产,是相对于有形遗产或可传承的物质遗产而言的。自从200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发布以来,世界各地迎来非遗保护的惊涛骇浪,俨然形成两种各具特色的模式:注重非遗保护的

“非遗”产业化:一个备受争议的问题


近年来,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随着“生产性保护方式”口号的提出,“产业化”保护的理论和实践,倍受学界、商界(包括旅游业)和政界的关注。赞成和反对两种观点的对立格局业已形成。对于“非遗产业化”保护模式,持赞成立场者,大体是地方的主政者和商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初探


当前,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作为民族文化基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引起了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如何更加有效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议题。本文作者不仅介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的基本特征,而且对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之惑


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成为各地广泛关注的话题,而同时,怎样才能真正保护这些具有文明传承意义的文化,再次成为热点,其中之一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否产业化运作,产业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到底是利多还是弊大。

从景德镇古窑遗址的旅游开发看非遗的传承、发展与创新


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成功申报国家5A级景区,由此,在实现江西景德镇5A景区“零”的突破的同时,也成为了全国唯一一个以展示陶瓷文化为主题的5A景区,也因此在陶瓷与旅游两大产业融合发展方面,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创新模式范例。什么是传承?什么是革新?陶

浅析文化小吃街——以户部巷和火宫殿为例


户部巷,汉味小吃第一巷位于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武汉市武昌自由路武昌司门口,东靠十里长街(解放路),面临浩瀚长江,南枕天下江山第一楼黄鹤楼,北接都府堤红色景区。户部巷于明代形成,清代因毗邻藩合衙门(对应京城的户部衙门)而得名。 汉味早点第一

“碎片化”的上海非遗现状窥视中国非遗保护的窘境


上海市目前有国家级“非遗”项目49项,市级“非遗”项目157项,区级“非遗”项目近300项。张黎明表示,“上海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种是农耕文化时代遗留下来的,比如顾绣、竹刻等;另一种则是上海城市发展中形成的工商文明遗产,包括传统工
设置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条款
Copyright © 2012-2022 bjljy.net 北京龙景园旅游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 13031737号